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萧淑贞:本土、乡土文化与教育

[ 作者:萧淑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02 录入:王惠敏 ]

在我们看来,在人们心中培养一种地方情结、归属感和共同的愿景,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让人人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

在人类学的意义上,区别于大自然的人类所有活动及其产物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化;狭义的文化则指除了经济以外的活动及其产物。文化是“道”不是“器”、是“体”不是“用”,渗透在其他经济、社会、生态等维度之中。有的文化形式如建筑,人们可以看见,有的如习俗等是看不见的。文化的力量虽然无形,但更深刻、持久,它蕴藏的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在乡土、在乡村表现得更加鲜明,因此看得更清楚。如果说乡村是国家的基础,那么文化则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

乡村振兴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一体两面。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母体和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灵魂和根脉。对传统文化自信,才会有振兴乡村的国策。振兴乡村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复兴中华文明的伟大目标一定需要乡村振兴,只有乡村生机勃发,中华文明才能真正复兴。

那么,文化自信应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什么自信?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现在占据主流的是什么样的文化、知识和教育体系?传统和乡土文化对于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教育将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更需要坚实的行动去推动变革。

一、传统与乡土:另一种文化和知识系统

在近三、四十年间,出现频次最高、大家最熟悉的词莫过于“发展”和GDP。在工业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乡土的印象是落后、愚昧,乡土与传统所代表的知识和体系被贬抑。从文化的视角看,工业化的知识体系在远离本土、传统和乡土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强化。我们目前主流的文化、知识体系和体制还是“西化”的工业化体系,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和发展道路,也是自近代以来“中西之争”的延续,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和国策其实是一种重新选择和再出发。

(一)工业化的危机与问题

工业化为人类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方面功不可没,但也产生了系统性的危机和问题。发展主义主要从单一的经济视角界定发展,在近二、三十年间成为横扫全球的意识形态,使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还全面渗透到社会、文化、精神道德和教育各个领域,使之整体呈现出“工业化”的特征。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有:追求集约化、规模化、量化、标准化,偏重效益和效率,忽视情感、道德和理想,过于强调竞争、对抗等等。泛工业化已经给西方国家带来了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尤其给社会和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国际社会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工业化的社会问题:中国文化重视秩序和伦理,重视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具有强健的弹性,但经济发展引发的变化也使社会的基础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贫富分化加剧和社会阶层固化使社会脆弱化,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疏离;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金钱崇拜侵蚀人们的道德和精神底线,出现了种种社会乱象;过于强调竞争、对抗和效率,祛除价值、理想和道德,顺应自然的“天道”和关怀他人的“仁德”被抛弃,人们普遍产生现代焦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研究报告,抑郁症已成为一大健康杀手,全球有3亿人罹患抑郁症。

2、文化多样性遭到破坏:城市化、工业化的中心化和标准化使传统和本土文化遭到侵蚀破坏,与本土、民族和传统有关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艺术产品和民俗都遭受过被边缘化和消亡的危机。不同的城市,到处是同样的广场,同样的商场,同样的品牌。各地的电影院里,年轻人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好莱坞大片,大规模的同质化使文化和生活的乐趣、生机也在减少。而无形的多样性文化是渗透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维度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力量。

3、环境和食品问题:除去显而易见的空气污染,工业化的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仅使粮食、蔬菜、水果失去了原本的滋味,加之日用化学洗剂的泛滥,也使土壤和河流遭受严重污染。为了获取安全、有香味的食品,很多城市中产阶级开始到农村,自己种粮种菜,由被动消费转变为主动参与农业的生态转型。

4、教育离土无根:西方现代教育是一种离土无根的教育,它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也为工业文明服务,我国目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机械摹仿了西式现代教育。在离土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对于传统的虚无主义使实践智慧、本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价值都被忽视,书本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国际知识受到追捧。其结果是,一方面,乡村和农民被边缘化,农业、农村和农民没有办法持续获取为他们服务的知识和教育;另一方面,正规教育远离自然,脱离生活,脱离劳动和实践。这样的教育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人文精神沦丧,崇高理想失落,青少年中弥漫着“不知来处、不知去处”的归属感缺失的无力和迷茫,内在生命力大为缩减,生活的意义、生气和活力匮乏。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筛选、培养精英”的名义下,牺牲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造就了一代无根之人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流高等学府在为外资企业输送高级打工者,同学关系疏离冷漠,校园暴力日趋严重,这些都是无根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中的表现,而下一代成长引发的国家和社会的“真正的危机不是缺少数据或使用电脑的能力,而是缺少重视生命相互关联的道德和精神发展”。[1]

(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知识和文化转型

从工业化转向生态文明不只是简单的生产方式的转型和改变,而是系统的改变,需要重新确定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展目标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目的,从重“物”向重“人”转变,“人”的发展取代以“物”为中心的理念,被置于较高的地位。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将被日益重视,支配工业化的理念和工业化的伴生物如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价值中立以及注重竞争、成功的观念,将向以人文主义和精神为基础的合作、互助转变,因为人文精神是“意义”和幸福的源泉,也是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生态文明的理想图景中,社会成为重视联系、情感、团结互助的生态的社会;多样性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精神发展;人自身不再陷于身与心的分裂之中,身心合一,尤其是人的精神和道德的提升,使人获得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而生态的环境是实现以上三个维度的目标之后的自然结果。

因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不同,在两种文明的理念和形态下,文化和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显著特征。在工业社会中,基于工业化的知识伴随全球化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在地的本土知识和文化,支配主导着教育领域,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既是全球化的结果,同时也成为固化全球秩序的一部分。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除了显性的体制、机制的转变,本质上面临文化、知识体系的全面转型和思想观念、认知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不亚于一场革命,一次新长征。

到哪里去寻找整体转型的文化资源和动力?是那部分曾经被视为落后、愚昧的本土、乡土文化能够帮助实现这一转型。本土、乡土化的知识和文化体系因具有互助、包容和尊重的人文主义特征,具有修复疗愈工业化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资源和力量。应对工业化带来的系统性问题,需要回到本土化的知识和文化体系中寻找疗治的源泉和力量。工业化带来的危机与问题,在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维度上,更加凸显了乡土的价值,建设生态文明,需重估本土和乡土在社会、文化、教育和精神层面,对世界、国家和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业化的深重危机中,乡土自身也在不断觉醒,焕发自信和力量,更多的本土文化和知识因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力量而重获新生,它们在教育中的价值也被重新认识和重视。乡村振兴的意义不只在于为了乡村自身的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

教育在文化和知识的转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改变人还是培养改变人的人才,都需要教育。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知识分子也许是最难、最慢、最晚觉醒、转身的群体,因为他们通过主流教育受到的西方的影响最大,在教育的产业化中也成为既得利益的一部分。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我就是中国的一介平民,几十年的学校教育把我往西方贵族方向渐渐拉近,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堤,向中国平民的道路上,奔涌回来了。”相信今后会有很多知识分子也奔走在这条道路上。

二、为了乡村的教育振兴乡村,文化先行。

传统和乡土文化中蕴藏着基于“天人合一”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如食物教育、养生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农村妇女身上”,就是指妇女传承了这些有关农业生产、健康医疗和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这一部分知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传统文化中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但是,除了一部分农耕文化传统比较深厚的地方,在很多地方这一大部分知识目前已经被遗忘,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振兴乡村,首先要复兴乡村赖以繁荣的文化和知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实现这一目标。比如对于中医、中药的认识,即体现了两种哲学和世界观的不同。西医从解剖学的角度,哪里不舒服治哪里,哪里不好割掉哪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割断身体联系的理念和方法只是一时看似有效,高价甚至天价的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治疗,让百姓深受其害。生命的过程和联系看不见,也不是生硬、冰冷的指标能够完全体现的,真正高水平的中医廉价、高效。解决百姓的医疗健康问题,需要走出对于西医的迷信,走出对于科学主义的迷信。诸如此类。

文化不仅带来自信、认同,也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赋予人们生活的“意义”和意思。在这个主题下,乡土记忆和技艺在乡土的觉醒、自信中会不断展现自己的意义和力量。只有这样,多年来被抛弃的农村才能提振信心,聚拢人气,积蓄力量,找回自己的精气神。令人欣喜的是,社会各界的人们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方言电影、村史、农耕博物馆等挖掘、坚守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传统和乡土文化越自信,乡村振兴就来得越早,乡村的发展就越好。

以足够的自信相信这部分文化的价值,经再生改造,充分挖掘它的价值,无形的文化也可以创造难以计数的经济效益。[2]跟土地有关的产业,自身会形成一个生态链条,撬动一个,就会带动其余,由点及面,激活整个系统。我们将在那些被人遗忘的手工制品、没有添加剂的有机食品等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方位地展望未来的产业变化,看到乡村产业复兴的希望。

1、纺织品:棉麻丝、布鞋;

2、化肥、农药: 化学制剂—天然、有机的生物制剂、菌肥;

3、绿色农副产品加工和手工酿造:酒、面粉、豆腐、酱油、醋、茶叶等;

4、日化洗涤:化学品---酵素

5、护肤品:化学品---植物纯露

6、手工产业:七艺:陶艺、泥艺、木艺、竹艺、铁艺、蚕艺

7、乡居、山居

8、自然教育、灵性教育: 体验营、夏令营

9、精神需求:禅修(不同于都市禅修堂)

振兴乡村,教育紧随文化之后。找回这些丢失的本土和乡土文化,需要通过教育传承实现,为乡村培养人才,而不是只让乡村输出人才。上述各项,是传统文化和乡土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大部分需要通过技能培训加以传承。

相比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教育的目标、主题和内容更重要。做到这一点,以振兴乡村为目标的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让被忽视多年的为乡村服务的技能教育和成人教育重新走上前台。因为只关注正规教育的狭隘的教育观在面向乡村的时候,会屏蔽真正在乡村、到乡村的大部分人的需求。晏阳初先生早就说过,只有“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以识字教育为开端,以乡村建设为目标,教育与建设联锁进行,农民教育才不致落空,农村建设才具有‘人的基础’”。从平民教育到综合的乡村建设,教育是一条自然而然的必由之路。

教育的视野只有跳出正规教育,才会面向不同人群的需求,从各种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面向不同的群体进行教育,培养乡村建设需要的人才。为了乡村建设的教育,在内容上,有生态农业、手工业的技能培训、创业教育、家庭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在面向的群体上,除了学龄孩子,还应包括妇女、青年和老年人;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可以更多地推广社区学习中心或社区大学。河北馆陶县的美丽乡村大学、四川都江堰的村政学、社区学习中心等都是各种组织在采取各种方式、各种机制为乡村的教育服务。

农业和很多手工劳动需要集体合作,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凝聚力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的。浙江胥岭三生谷生态村的老村民在游学营上合力制作麦芽糖,这种基于合作、互助的社会建设活动也是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资源。

三、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乡村

一种文明形态提供一种生活方式。工业文明的特征是消耗、奢侈、炫富、浪费,农耕文明则代表勤俭、节约。不同于工业化偏重知识和技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和内涵更注重培养人的智慧、道德、情感和精神,让人们定心、守心、安心,减少物质欲望。

唐太宗在《帝范》中说“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廉耻。故躬耕东郊,敬授人时。国无九岁之储,不足备水旱;家无一年之服,不足御寒暑。然而莫不带犊佩牛,弃坚就伪。求什一之利,废农桑之基。以一人耕而百人食,其为害也,甚于秋螟。莫若禁绝浮华,劝课耕织,使人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斯二者,制俗之机”。中国古代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不仅着眼于经济发展,而是将农业同时视为具有政治、社会、道德建设综合功能的载体。乡村不只是生产粮食的地方,还关系到 “俗还其真” 、“人还其本”的社会风尚和个人心性。农业及乡村代表一种生产方式,也代表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具有社会组织、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功能,[3]晴耕雨读、耕读传家成为一种家风和精神成长的方式,而驱逐了社会和人们丰富生活的工业化的大农场,在规模化、集约化、资本化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社会建设、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属性,整个社会、文化和教育也随之出现种种问题。在工业化危机重重的今天,重新审视“重农抑商”的政策,会有豁然开朗的不同认识。我们现在也认识到了,单一向度的经济独尊,以牺牲社会、道德和人自身的发展为代价,也是危害较大的畸形发展。从社会和道德建设的角度看,这个政策短于一时,长于一世。

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的精神成长才能实现。在农耕实践和体验中,人们的身心与大地、与自然、与自己的劳动成果建立联系,自然而然地会敬天惜物,勤俭节约,改变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敬天惜物”的生活方式对于现代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的启迪、改造以及对于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意义日渐重要,传统文化与农耕、农耕与生态文明、农耕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会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总之,乡村生活可以疗治现代病。

因此,为了乡村的教育,其作用和意义不仅仅有益于乡村自身的发展,在更深层的根本层面,有益于整体、综合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人人改变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也需要为普通人拥有的本土化、知识和技能来促进文明的转型,因此,无论从与生态文明匹配的知识来源,还是需要每个人转变的广泛参与来看,建设生态文明本质上都是一场人人参与、人人贡献的平民进步运动,生态文明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生态文明教育 本质属性是平民教育,通过乡土教育、环境教育或自然教育、生命教育、灵性教育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将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视为一体,走出对于“西化”的盲目崇拜,唤醒乡土的觉醒和自豪。教育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教育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都需要教育回到乡土和传统汲取创新的力量,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生态乡村/社区建设为载体,面向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形式,提供不同内容的教育。以基于乡土自信和自豪的乡土教育实现知识体系转型;以环境教育、自然教育、灵性教育建立“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命教育、向善的道德教育解决身心灵合一的问题;以阅读教育、艺术审美教育提升丰富人们的精神成长,通过教育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生态文明时代,为了教育的乡村将会显现自己的价值,发挥独特作用,乡村会成为面向所有人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基地。

站在创造生态文明的历史新起点,只有在古今、中西和城乡的融合中,才能绘就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蓝图。有农民哲人说“有福气才能种上地”,能够走上乡村建设道路的人们都是有德有福的,是自救,也在度人。

(本文根据在2017年乡村振兴论坛暨第五届“爱故乡”大会“文化与教育”分论坛总结汇报的基础上扩充整理而成)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乡村建设研究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