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热点话题 > 农业供给侧

闻萍:以供给侧思路创新政务服务

[ 作者:闻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18 录入:实习编辑 ]

并联式审批、一站式办公,这是许多行政服务中心对自己运行模式的介绍。不过,这种最初希望“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的思路,却在一些地方成了“变群众跑为群众跑更多”。(5月16日)

不可否认,全国各地设立的行政服务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方便了群众。但我们也需清醒地看到,文中笔者那个办公司的朋友俨然是“跑更多的群众”之一,绝不是孤例;在各地“办证多、办事难”的“痛点”犹存,各类“奇葩证明”、“办事跑断腿”的新闻不时见于报端、电视等媒体。时下,我国正处于“新常态这样一个客观状态”,党中央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以创新创业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我们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将“供给侧”和创新的思路用于政务服务改革,打造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一条龙”政务服务中心。

政府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首先要从群众需要入手,注重从企业、群众需求角度改革行政流程和管理体系。群众、企业办事,自然想最快最好地办成事。政府部门的各个窗口不能简单地说一句“没有权限”、“不能办”,就相互推诿,就让办事群众多跑几个地或是好几天。时间就是金钱。怎能让一个窗口就拖慢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说到底,地方政府各部门应进一步以群众为中心进行改革,不断科学化、便捷化办事流程,加快速度下放权限,加强协调联动审批。

其次要从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入手。各地方政府要加快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推进“互联网+”在政务服务方面的运用,为政府各部门的服务窗口数据共享、业务联动提供基础保障。大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有效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更能为大众创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变“群众多跑为信息多跑”。

最后要从政务服务态度入手。各地各部门仍要继续狠抓作风建设,尤其是对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要从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上加大力度培训,培养机关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以工匠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专注于自己的服务,不断改善自己的服务,绝不能让群众感觉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全社会都在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经济活力,政务服务改革势在必行。这也势必会让一些部门一些人不舒服。所以,对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来说,切不可因为舒服了自己或是“一小块蛋糕”,就架空中央精神,成为改革路上的“钉子户”。要想到“我们不舒服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提供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油市第一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