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热点话题 > 农业供给侧

张培国: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农业新经济

[ 作者:张培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7 录入:12 ]

李克强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经济、农业界委员联组会时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决不能“掠夺”农民,而要真正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根据中国国情,推动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实际上也是激发农业中的“新经济”。(3月4日新华网)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截止目前,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农业“重中之重”的地位没有变。李克强总理此次两会首次发声,便提及现代农业发展等问题,可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也正是在中央高度关注农业的背景下,近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如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人均粮食超过450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左右。再如农民收入连续六年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等等。

但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品质低下、效益不高等问题突出,“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两天工”,成为一些地区种粮农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粗放式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屡屡牵动社会神经,也直接导致大量国人在国外抢购奶粉,以及水果、大米等农产品。再如我国农业面临着农业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农业生产年缺水300亿立方米等等。

笔者以为,表面上看,这些问题农民没有摸准市场脉搏导致产品过剩,实质上却是供给端出现了问题:如农民提供的农产品都是中低端产品,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萎缩,同时,在全球农业一体化的今天同质化恶性竞争明显必然导致类似情况发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准确理解中央一系列精神部署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一则,要扎实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制度,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避免土地掠夺式经营。各地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探索承包土地折股量化、按股分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二则,要努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近年来,我国水、土等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由于过度开发、农药和化肥施用过多,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水污染问题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从以前过度利用农业资源,转向更加注重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兼顾当代和长远利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从过去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

三则,要努力顺应“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新态势。当前市场形势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农业”进行农业资源整合是一个新课题。笔者以为,在全球农业一体化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各地要研究建立农业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用互联网的方式与手段将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去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管控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品质,形成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产业体系。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大众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