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珊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 作者:李珊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5-24 录入:朱烨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之路不仅要实现农业生产总量的大幅增长,更要实现农业发展质量的新飞跃,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目标。迈入新阶段,疫情冲击经济运行,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成因

习近平总书记曾旗帜鲜明地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使得党和国家制定任何方针政策都是为了民生福祉的改善。在农业方面,中国主要农产品连续多年的产量、进口、库存的“三量齐增”,与不断突显的物质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三本齐升”,构成了农业供给侧的基本特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农业增收问题,并关系到全体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多元食物需求等问题,党和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审慎解决。

(一)理论逻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矛盾运动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生产力是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而存在的。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效益递减与工业效率递增现象并存,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要解决效益偏低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现在农业要素投入成本高企,虽有国家补贴,但农业生产获利微薄,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耕作,选择外出打工。针对这样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二)历史逻辑:新中国成立后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质变

新中国成立初始,百废待兴,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目标,并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资金的主要任务赋予了农业和农民。在过去很长时期中,指导农业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数量,以致在很多情况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往往也就被简单化为粮、棉、油,特别是粮食增产的目标。”以“包产到户”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让我国粮食产量持续高增,缓解了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基本解决了国民温饱问题。从“吃不饱”到“吃得饱”,这是我国农业改革引起的第一个质变。解决了全国人民“饿肚子”的问题之后,新问题又接踵而至。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81-1983年,“居民的食物消费,已从单纯追求吃饱,开始转向了追求吃好。这就对食物供给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充足的粮食供给,而且需要丰富的副食品供给。但这里讲的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还只是一种初级的结构性矛盾,它主要指的是食物的品种结构,尚未更多地涉及品质问题。”“但从1989年开始,我国人民的食物需求,在更高的层次上又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这就是不仅要求食品的品种丰富,而且要求食品的品质优良。这当然也就对农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这是我国农业改革引起的第二个质变。

(三)实践逻辑: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农业发展也迈入了总体数量相对过剩、品质相对偏低的时代。同时,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民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相对下降而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相对上升,演变出高端需求、中端需求、低端需求三个层次。中国农产品市场呈现出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低质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场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破解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为主线,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立足特色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优化产业结构。

二、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一直是在需求侧。自1959年开始的全国范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和决策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粮食生产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以粮为纲”指示指引下,农业生产以大寨为榜样,以粮食生产自给自足和向国家交售余粮为主要目标,如何满足亿万中国人民的基本需求,让国民不再饿肚子,是那个时期中国农业改革的主要矛盾。然而到了2016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在参加湖南团讨论时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总书记的这段话,揭示出了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含义:不同农产品面临着阶段性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因此不能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的增长,也不能只从国内市场供求的视角对现有各类农产品进行生产结构上的调整,而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思考如何在总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三、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发展理念和政策的前提,由此保障了国人的吃饭问题,但其结果是农业结构单一,农产品复杂度低。具体来说,中国的农业无论是理念还是实际形态,长期以来都停留在最简单的“一产”上,农产品停留在初级的粮食产品上。基于此,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因此,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精神,拓展传统食物边界,提升农产品复杂度,延展农业产业链,深化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保障有力、结构合理、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农产品有效供给,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未来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关注如下几点:

(一)转换思维,拓展“大食物”来源的宽度

充分发挥我国多元结构地理优势,海陆空天立体全方位覆盖、立体式拓宽食物耕作空间。一是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生物技术都是古代中国农民的创造,粮林套种、粮经间作、立体农业等也是古代中国的发明。今天,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在中国农民立体农业的基础上延伸思维,利用高科技手段研发出“垂直农场”,又称农业摩天大楼。一座30层农业摩天大楼可生产100多种农产品供5万人常年需求。纽约这样的特大城市只需150座这样的农业摩天大楼,即可全部解决农产品需求问题。二是陆地化向海洋化发展。中国海岸线绵长,海水资源丰富。海水农业,蓝色革命计划正应运而生。开发海洋牧场,使海洋水产农牧化已初见成效。发展直接用海水浇灌的海水农业,让陆生植物认祖归宗,重回大海。建人造绿洲,发展海上粮仓正在试验。三是地球化向太空化发展。2050年地球人口将达95亿,陆海资源都无力承载。开发太空是人类的明智选择。太空育种,现已有100多种农作物通过太空育种技术处理,产量、质量大增。太空种植,在太空建“漂移农场”正在试验中。不久的将来,人类又进入新的游牧时代。不过不是骑马驰骋于草原,而是用传输器遨游于太空,把漂移农场的农作物运回地球供人类享用。这种农作物可是高度纯净无污染的产品。

(二)科技助力,延伸“大食物”来源的深度

要通过科技的牵引和支撑作用,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以科技引领实现热量和蛋白等的多元化。生物芯片植入奶羊,即可产出人们需要的各种含有医药成分的羊奶,对症喝奶等于对症吃药,即可医病。一只这样的奶羊价值相当于投资一亿多美元建造的一个制药厂。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DNA芯片技术植入人体即可预知人未来患什么病。荷兰科学家用牛的细胞在试验室培植牛肉,10个细胞两个月可培植出5吨牛肉。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2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