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城乡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成为三农工作重要载体

[ 作者:韦继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4 录入:吴玲香 ]

从田间到舌尖,从柜台到电商,从独自发展到共建合作,去年初以来广西供销社系统在一系列综合改革中,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结合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致力于为农民提供综合性的多层次服务平台,助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成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

一站式服务 市场化运营

真的太方便了,不出村镇,通过供销社就能办好很多事情。田东县一位村民对当地供销社提供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加赞赏。连日来,记者在贵港和百色采访时,基本每到一个供销社都能听到类似的点赞

据了解,如今广西很多基层供销社在乡镇综合服务站开设一站式服务大厅,新增了包括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就业培训、医疗卫生、便捷缴费、便民金融、信息中介等多样化服务。

同时,在市场化运营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子,综合服务平台已由过去单纯行政投入转为以市场化经营为主,行政投入为辅,以经营性收入补充维持正常运转。经济实力较弱的基层社开放办社,引入社会资本,改造陈旧的门店网点;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自筹资金,对原来一买一卖的网点升级改造;基层社引导村级综合服务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组织农户开展专业化生产,综合服务社提供优质农资供应、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服务;与龙头企业对接业务,将村级经营网点吸纳成为企业的销售服务终端。

目前,全区已建成县级综合服务中心30个、乡镇综合服务站101个、村级综合服务社845个,直接受益农民群众超过470万人。

社村共建” “三位一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永福县供销社通过开展社村共建,共建组织、项目、平台和共享资源,已成为全县党建工作示范点。这样的做法,在全区供销社系统中已成为常态。自治区供销社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各地供销社综合服务组织普遍与基层农村党组织开展了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基层供销社、村两委和专业合作社共建新平台,吸纳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加入发展;借鉴农事村办经验,联合村两委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

同时,各地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基层供销社改造结合起来。依托基层供销社,发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组建区域型或产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设立乡镇综合服务站和村级综合服务社,从过去的户户联合发展到社社联合,规模经营效益逐步显现。

据了解,去年以来全区组建了农合联70家,带动发展的农民合作社300多家,其中建成集基层社、综合服务站、农合联于一身的三位一体基层社就有25个。下一步,全区每个试点基层社都将力争建设1个乡镇综合服务站、组建1个乡镇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城乡一体化 服务综合化

努力建立政府主导、供销社主办,各部门支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机制。自治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克服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在服务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建立各服务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自治区层面将推动各县供销社农资、日用品或资产管理公司,联合龙头企业,成立全县为农服务公司,组建农机、农资和农产品购销专业队。与基层供销社联合建乡镇综合服务站和村级综合服务社。整合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力量,围绕广西优势产业,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加工全过程系列化服务,努力实现农村党务、政务、商务、村务、教务和农务六合一

结合全区各地小城镇建设和村居改造,加快制定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精心规划和布局建设全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社),并将规划建设与村级党组织建设、第一书记选派、大学生村官培养、村集体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逐步实现县有综合服务中心、乡有综合服务站、村有综合服务社。组织开展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创建,实现品牌标识、信息系统、商品配送、服务标准的统一,培育一批全区示范综合服务社。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华网广西频道2016-10-24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