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品牌农业发展的三重基本逻辑关系

[ 作者:蓝狮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7 录入:吴玲香 ]

农业要走品牌之路,在当前已经成为大多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的共识。但是,重视有真有假,摆位有高有低,用力有大有小,用心有深有浅……透视品牌农业发展路上的种种“不一”,会清楚地意识到,种种做法背后支撑的是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其中,不乏一些奇奇怪怪的逻辑思维在推动发展,这也直接导致各种怪现象的产生:概念玩的洋,地气接的少;广告做的多,市场做的小……品牌农业发展要防止进入误区,需要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创新、双突破。

研究品牌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有必要梳理清楚其间的三重基本逻辑关系。

道德逻辑

从品质到品牌,成功品牌不可能是空中楼阁

品牌农业之路怎么走?有捷径吗?

毫无疑问,走捷径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想。应该承认,我们身边不乏农产品通过打广告“一夜成名”的例子,抱有走捷径思想去搞农业品牌的人并不在少数。大家很容易看到品牌的作用,而选择忽略品牌建设的路径以及必要条件。

没有品质就没有品牌,这应该成为农业人的最基础认知和道德逻辑。

农产品品牌销售的是一种信任。一个真正的农产品品牌,不是注册出来的,不是认证出来的,不是评比出来的,不是广告打出来的,是消费者认可出来的。

农业是基础“学科”,农业品牌建设最重要的是打牢“地基”。基地建设问题、科技含量问题、生产标准问题……没有踏踏实实的心态,只玩花架子,必然做不成品牌。

价值逻辑

从品牌包装到品牌运营,市场是唯一价值衡量标准

品牌农业之路怎么走?功夫要往何处下?

总有人困惑:为什么自己的品牌包装这样好,市场就是打不开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这说明我们的功夫还没下到,或者功夫没下到正地方。

市场为王,这应该成为深入骨髓的价值衡量标准。品牌建设不是设计比赛,不是玩概念,不能只靠打广告、搞认证,满足于获得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证书。农业品牌建设成功与否,最终要靠市场来衡量,靠消费者来投票。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对接市场,以企业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来研究现代市场营销。通过市场倒逼,把有限的政府资源集中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身上,让我们扶持的品牌真正在市场上立得住,经得起风雨。

整合逻辑

从个体品牌到区域公用品牌,不存在孤立的品牌生长环境

品牌农业之路怎么走?如何进行顶层设计?

现在谈品牌,大家都意识到顶层设计与整合资源的好处,特别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让大家看到了利益而忽略了风险,孤立地去研究个体品牌和公用品牌。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这涉及到在品牌农业发展上政府和企业要分别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现在一些企业角色错位,个体品牌没做强就整天喊着要建设全产业链、全产品体系,以自己为核心建设区域品牌。一些地方政府不管具体品牌如何发展,大包大揽替市场做主,孤立建设区域品牌。

没有强大的个体品牌支撑,一个小小的个案就能连累区域公用品牌整体大厦坍塌,就无法真正建设成功持久的区域公用品牌,无数的惨痛案例已经证明抵御风险的重要。搭建一个个体活跃、整体稳固的“品牌金字塔”,方是长久之策。

蓝狮,中国新农业营销策划第一团队,做农业,不是说说而已!

蓝狮,蓝血纯正,值得信赖!经得起考量!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蓝狮农业品牌策划)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