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村村通深化县域商务电子化

[ 作者:祝之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9 录入:吴玲香 ]

诸暨香榧、岭北盐焗鸡、马剑灰汤粽、江藻葡萄……现在诸暨27个乡镇街道513个村落的农民,只要点点鼠标,一个个本地知名的地方农特产品就能在24小时内送到家里。农民家里有吃不完的水果、蔬菜、土鸡蛋,也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卖出去。带来这一变化的是诸暨本地农村电商企业——浙江村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村村通”),它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诸暨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村村通致力于在县域实体经济内循环的基础上深化县域商务电子化,促进工业品的下行与农产品上行,整合农村物流、农村健康、农村金融、农村保险、农村旅游等多项服务,打造本土电商生态圈。

村村通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深入乡村、迅速布局,在诸暨成功建立了513个村级服务站,覆盖了当地全部27个乡镇街道,辐射30多万人口,自建物流体系解决了95%快递未到地区的最后1公里问题,形成了农村电商诸暨模式

除了诸暨,村村通还在临安市成功建站58个,打通了两地的商品流通。500多个村级服务站,均配备了1名来自本村、熟悉电商事务的站长,不仅有效解决了帮助村民的问题,同时由县级运营中心统一协调各站点的上下行配送,形成了强大高效的内循环机制。此外村村通还与当地雄风百货、一百超市、雄城家电、鹏程家电、同仁设计、品源家宴、浣纱酒坊、顺风旅行社、阳光旅行社等实体商户挂钩衔接,成功实现了本地实体经济和电商经济的有机融合、互补双赢。

成功参与打造了农村电商遂昌模式的原遂昌县副县长叶照辉正是村村通的操盘手,他现在的身份是浙江村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照辉说:农村电商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县域电商,发展好农村电商,关键是要有本地化的人才、物流和商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电商的发展给了人才足够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从农村走出去的人才重新回归到了农村,500多位站长是村村通最宝贵的资源。

86年出生的周奇婷是其中一员,她所在的江藻镇山汀村共有400多户村民。2015年上半年她加入到了村村通的站长行列。2016年元旦前后到5月底,她利用村村通平台销售本村自产的草莓,日均销售量在150~200斤,成功帮助本村村民实现农业增收10多万元,她本人也因此成为网络红人,获得了草莓姑娘的美名。诸暨县域范围内覆盖城乡的大大小小传统商家不是作为电商的村村通发展的障碍,而是村村通发展的强力支撑,依赖于传统商家的服务,村村通迅速提升了服务水平,借助村村通,商家也拓展了业务辐射空间和时间。传统商业和电商在诸暨融合发展。叶照辉说。

叶照辉坦言,发展农村电商,最大的难点在物流。无论是农产品上行还是工业品下行,都离不开物流的支撑。像诸暨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也有50%以上的村庄是不通物流的。村村通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成功在诸暨和临安两地自建了物流体系,解决了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

诸暨市政府在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上和村村通有着高度的共识,对于覆盖诸暨全部行政村的物流体系建设也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快递物流公司每派送一个快递到村落,都能从诸暨市财政领取到一定金额的补贴。快递通了,电商也就发展起来了,目前诸暨市内就有4~5个行政村受益于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诸暨市副市长莫路锋表示,按照一年解决一个环节问题的基本思路,诸暨市财政将每年安排一笔资金用于解决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在农村电商的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标准化也是一个难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对农产品品质、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势在必行,也因此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管是由村集体还是企业来运作,都存在如何确权、如何定价、如何与村民共享成长收益等难点问题。

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照米对此深有体会,米果果农场现占地3000多亩,是2015年浙江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企业,也是浙江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规划总投资6亿元,目前已投资3亿多元。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与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与村经济合作社合作,在保证农民土地经营权转让收益的同时,给予一定的股份和优先就业的权利,达到合作模式创新,企业投入放心,百姓收益高兴。公司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根据1995年第二轮地改的有关规定,所有土地承包合同应该在2025年底到期,现剩余合同期限不足10年。农业产业化作为一个大周期性的产业,从投入到产出并实现自负盈亏周期较长,面临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风险,需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

据村村通总经理楼畅介绍,村村通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布局农村电商服务站、自建物流体系、网罗当地优质商家、搭建农产品公共服务中心,将工业品销售服务网络下沉到村一级,多渠道促进本地农产品外销,实现本土优质商品高效流通,保障商品质量的同时有效保护了当地实体经济。

村村通自建的电商平台——村村兔,自上线以来日均访问量达5000多,日均页面浏览量超10万。村村通还为村民提供了金融、保险、家电、家政、旅游、建筑、装修等生活服务,构建了农村综合便民服务网络。

商务部驻杭州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李可对村村通的农村电商模式表示高度认可,他认为,村村通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有别于淘宝等其他电商平台在农村单独自建门店与传统门店抢资源的模式,在农村传统商业的基础上“+互联网,实现县域农村商业转型升级,达到商务电子化。

电商要发展,实体经济也需要保护。在实体经济遭受巨大冲击、电商对经济转型带来的效果远不及预期的背景下,村村通正在探求的,或许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电商模式。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