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人小编这几个月来没干别的了,三天两头打电话给各地农民之家了解当地状况,天天竖起耳朵听来访客人谈他们当地的农业态势,上班路上下班回家翻看各类网站搜集各种政府信息,再就追着领导问这个小粒豆咋样,那个红小豆咋样?最后就是政府文件看八遍,就为摸透其中意。然后就总结起来开始拟文,再把文修改个十遍八遍的发出去告诉关注咱们农家人联社公众号的这些农民朋友。说到底就是希望把第一手信息告诉大家!通过留言小编能看到很多先知先觉的农户已经摸透其中蕴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大部分人还是在执迷不悟啊!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还得捯粪似得说!就算我同样事情说十遍,能帮助一个人看透局势,看清现状,我也很满足了!
上面说了那么多,不是小编在抱怨,从去年小编8月份就在唠叨去年秋收玉米不好卖啊,感觉这临储价得掉!也发过万一临储取消怎么办的文章,可是看的人有多少?都在不以为然,不信,不听,更不懂。今天跟大家唠唠家常,农业面临低估,要不要这么悲观,要不要再依靠政府,到底怎么办?到底还能不能种地了?咋种才行?我方法对不对?以后怎么办?究竟中国农业出现了什么病毒?今天浅层深层一起唠叨唠叨!
反复强调三农的三难必须解决掉才有好发展
农村难——信息闭塞、种错卖难。农民缺少市场信息和技术,“种错、卖难”这样的事年年发生。有多少人知道“种对”才能“卖好”?上个月某乡镇农业站站长来联社说他们那今年会有部分农民,因不了解行情盲目种植而亏损,他都急得不行了,告诉也不听啊。咱鸡东县成员韩宝成告诉他亲戚赶紧把15年的玉米卖了吧,这玉米得玩命掉价啊,人家也不信啊,觉得三月份的玉米肯定能卖好价钱啊。没招!好多地方苞米都留着放第二年卖。归根结底因为啥?就是因为信息闭塞,根本没有信息参考。
看看咱们网友对昨天那篇秋天如果玉米卖不出去该怎么办的文章都说了什么?有先知先觉的,不知不觉的,后知后觉的,还有一种农民叫做,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还死拼!还有问小粒豆和红小豆咋样的,小编今天告诉你,今年小粒豆面积增加了十倍,前两天从嘉荫得到消息说他们那红小豆面积增加了50%,都知道去年香瓜挣钱了,今年香瓜各地也在大面积种植。小编不说破,自己掂量一下,发挥一下自己的空间几何能力想一下以后会出现啥场景。 还有关于这个香瓜,昨天小编去菜市场买菜,正好路边有卖香瓜的,小编就问他多少钱一斤,老板告诉我13块钱一斤,我告诉他今年别种啦,得赔啊,然后他瞪了我一眼,不知道站起来要干嘛,多亏我跑得快,要不都得挨揍啊!可是我还觉得这么重要的信息没收他费就不错了。反映个啥问题,大家想想。农民难——经营分散、高买低卖。农民处于社会的基层,信息信息收不到,采购农资遭受上游经销商加价,销售农产品遭受下游贸易商压价,这能挣到钱?技术技术也不行,你说你是种了一辈子地的种地专家,可是连氮磷钾配比也说不明白,玉米施肥前氮后移这个你又知道吗?你家旁边的作物长得比人都高,结出来的粮食个顶个漂亮,你问人家用了啥方法人家能告诉你?当务之急组织农民联合起来,同仇敌忾,直接对接厂家和企业购销更是当务之急。一个村,你三垧地,我两亩地,各家捯饬各家门口那点地儿,有天人家大厂家找上门要收你的东西,一看这东西品种品种不一样,质量又良莠不齐的,有几个能收? 农业难——服务滞后、内忧外患。电子商务进农村,首先得解决信息对称,得按照市场需求来,多往东北地区传递些重要市场信息,比卖给农民便宜的东西重要一千倍!我们进入信息化社会了,可是农民还生活在30年前的80年代,我们的信息化服务严重滞后!所以造成信息服务不足——60%的农户不会有效利用网络和期货市场分析农产品行情走势。科技服务不足——70%的农户不会科学选肥施肥,没有利用农科院所的高新技术;购销服务不足——80%农户只获得生产环节利润,不享受购和销两个环节的收益;教育服务不足——90%农户没被有效培训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如果说农村信息封闭、农民经营分散、农业服务体系滞后是我们的内忧。那么四大跨国粮商攻城掠地,85%大豆企业被外资并购,并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控制粮食流通环节,上游垄断农资产品(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的研发和定价,下游操纵下游转基因食品占领我们餐桌就是我们的外患。
农民该干的必须干 不能政府给包办 现在头疼的是政府像带孩子似得带着农民往前走,我们各级政府领导都在为农民调结构,急得团团转到取经问路,很多公务员都累病了,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多么重要,让农民自己学会走路,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明白呢。自己家教育孩子,从蹒跚学步开始,我们让他学会自己走,而咱们农民都得领着走,不领着就受埋怨,说不会走了,活不了了,农民冬天打麻将,种地有问题就问政府,解决了后还打麻将,有问题再问政府,怎么会这样呢。 别的地方就不说了,近期我们办公室接待各地来访领导,还有市县领导,你领导出来考察看到了如今市场啥样,知道该怎么办了,心中有数了,回去告诉农民,和你带着农民出来考察回去再告诉他们哪个见效快?哪个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应该让农民自己发现问题才会自己主动去解决和改变,你总是告诉告诉,他信了你没白到处折腾,他不信你不白忙活。到头来,折腾了自己,还没啥成效。 各地领导也被农民带偏了,农民种错找政府,卖不出去找政府,政府干了农民该干的事儿,自己的事儿却没整好,到头来还得被农民说这说那了,你说委屈不委屈?就得让农民组织起来,自己出去找市场,合理生产,科学化生产,集约化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农业现代化生产,政府帮助卖是错误的根本原因。 新型集体经济,有多少人看明白了?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重大。其中明确表示,“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种对不能卖好,相互压价,相互砸价,今天你种的五常大米10块钱,明天掺假的五常大米卖5块,农民处于一种分散经营恶性无序的经营状态,为什么不组织农民合作起来建立合作社?政府的精力财力物力人力应该用在这里!
我们看看前两天小编发的中国最富裕的十个村?哪个村不是集体经济,(说到这里,小编不禁痛心疾首,如此致富好文,浏览量竟然没过万。咱们光等!等到啥时候是头啊;光靠政府,政府只重用有用之才啊!你是吗?)很多农业乡村干部都去过兴十四村,也去过华西村,都学到了什么最后又做出了什么效果?分散不是市场经济,分散没有规模经营,分散没有集约化,我们农业一体化如何实现?农业首先应该解决这个问题。要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得加强领导,鼓励各村参与合作社和企业经营,以分红或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头”上抓推动,从“面”上抓保障,有效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咱们学学日本农协,学学韩国新农村建设,学学台湾农会,哪一个不证明把农村集合起来才能发展现代农业。而我们政府这种帮干帮办,不能让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主体的错误路线还要持续多久?
中央从2012年就已经明确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我们四年来做了很多,但是有人教怎么办合作社吗?有大学开这个专业吗?农民在无知中摸索,在无知中犯错,致使很多合作社经营不下去,却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去指导他们。
到底是谁在坑谁? 在小编看来,现在不是国家在坑农民,而是农民在坑国家!粮食都收到一二亿吨了,发改委不停的投钱,建仓储,老百姓不停的种粮往里卖!卖完国家净是赔,农民想到了吗?只想着自己想消化不完为啥还进口,你说为啥进口?放着国外便宜玉米不买,还在给国内补贴收玉米,财政吃紧,到底是国家坑农民,还是农民坑国家?总埋怨粮价跌倒谷底活不起了,你可知道只有粮食降下来了,进口粮食才会下降,玉米价格低了,饲料价格自然下降,饲料下降了,猪肉价格也会下降,产业链条就是这样啊。国家不停的给你收玉米,你是挣到钱了,整个产业扭曲了,这是恶性循环!
中国农民靠国家,国外农民靠市场!多少网友给小编留言活不了了活不起了,有句话叫“穷则思变”。山东玉米去年8毛钱,东北玉米一块多,山东种玉米的死了吗?反而大家都出去创业了,不仅带动了当地GDP,自己腰包里还有钱了。如果当初山东地不够吃,国家给救济,山东人能出来创业吗? 当年开垦北大荒,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干活,现在条件好了,一些年轻农民都把吃苦忘了,都把创业忘了,享受成了主流思想,来点困难就直呼活不了了,1937年日本进东北,要吃没吃要穿没穿,还得挨着枪子儿,人家也活下来了;
60年闹饥荒吃树皮人也活下来了!小编今天说,直呼活不了的人,一个也死不了。 小编每天都分析后台浏览数据,一直在想,同样是头条,为什么小编发一些实质性问题的时候,比如“四大粮商瓜分中国了”“信息才是种对卖好的关键”,浏览量这么低,一说粮价,“玉米多少钱”“大豆怎么补”浏览量好几万,这充分证明老百姓只看眼前甜果不看长远利益。一些人只解决眼前问题,不解决长远问题,跟治病一样,不去根儿,这病就得反复来找你!所以问题年年有,“按下葫芦,飘起瓢”,真没法整。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家人联社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