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怎样看待品牌农业电商误区

[ 作者:中国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12 录入:王惠敏 ]

“互联网+农业”如火如荼。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有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农业电商面临“千网一面”同质化竞争的尴尬。想要走出误区,必须先要了解目前存在的误区都有哪些,并且找到解决办法。

1.B2C思维过于保

很多电商平台认为通过给线上B2C平台导入大量流量,就会带来订单,这种思路存在较大误区。农产品电商不应该用传统的B2C的思维去思考。因为顾客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健康生活,因此农产品电商需要让消费者从商品背后的故事、种植基地、物流体验、供应链可视化等全方位展现,所以过于保守的B2C思维是致命的伤。

以当下品牌农业做的不错的华荞网为例,该平台汇集了全国众多优质农副产品企业,还在线下大力开发美食体验+产品体验+新零售实体店,全方位服务于消费者。

2.目标人群不明确、营销方案无亮点

农产品电商如何产生流量这一问题,似乎困扰着所有电商平台。由于这个市场处于培育期,目标人群大部分为都市女性白领,对生活有较高要求,且对互联网购物有着较大热情。

很多农产品电商对市场不够了解,以为到处撒广告就能带来客户,最终收获破少。因此,如何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是农业电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3.客单价和物流成本

客单价是农产品电商致命的伤,行业数据发现,客单价低于200元是非常致命的,因为物流成本和损耗将亏出血本。就目前农产品的经营状况而言,每单40元的物流成本+损耗是必然的。

如果客单价起不来、物流成本降不下来,盈利只能是一种奢望。

4.不重视一体化采购基地整合

忽视农业资源整合是大部分农产品电商的通病,很多农产品电商仅以定向采购方式与采购基地、企业等进行短期合作,但谈不上打造战略协同的供求关系。

国内大咖级别的农产品电商对采购基地资源整合已逐渐重视起来,其商业价值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更是品牌化、需求协同的重要方式。

5.用户体验是把双刃剑

永远不要把消费者当傻子,谨记客户是上帝的真理。对不满意订单置之不理,这是电商平台最大的失误。食品和其他行业的商品相比,更容易进行口碑传播,一个不满意订单的产生,有可能让你失去大量的客户。

对于农产品电商而言,一定要尝试培养自己的吃货粉丝群,这是粉丝经济发展的商业价值,吸引住一个忠实吃货,便可能吸引住一群吃货。

6.解决本地化问题

电商逐渐发展为线上社区+线下社区的形式,且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改变,本地化O2O已成为必然趋势。据悉,现有70%的消费都发生在3公里以内。

因此,农产品电商如何在线上打造吃货圈、线下开发体验圈,成为本地化融合的重要一步。在这方面做的较为出色的便是华荞网,除了拥有自己的农副产品电商平台,还大力开发线下实体店,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更安心、健康的购物体验。

结语:在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想拔尖而出离不开创新。只有渡过最初的萌芽期、发育期,将农产品品牌逐渐培养起来,全方位打造线上线下平台,才能更好的立足于市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