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张金国:以脱贫攻坚统领县域经济发展

[ 作者:张金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345 更新时间:2017-06-30 录入:王惠敏 ]

编者按: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我省而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进程中,需要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支撑,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和持续增收能力、提升稳定脱贫的质量和效果。否则,真脱贫、脱真贫、拔穷根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就没有稳定的物质基础。县域经济发展如何驶入“快车道”?对此,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现将部分专家学者观点予以刊发,以期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打赢脱贫攻坚战,县区是主战场。用脱贫攻坚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与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以县域经济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才能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确保全面脱贫见成果、县域经济上台阶。

要加快实施产业振兴战略。发展县域经济,产业设置要找准特色。水无定势,兵无常形。每个县域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发展路径也千差万别,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扬长避短,在差异竞争中拓展发展空间。县域产业设置和项目建设不可一哄而上,千县一面,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应“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形成特色“拳头”产业。对于本地的优势资源,要积极发挥其辐射力和吸引力,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整合、重组,以此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支撑体系,从而真正把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更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市场需求升级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为方向,通过制度、科技、组织等一系列创新,降低供给成本,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通过转型升级、加速技改、研发创新等措施使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包括农产品增值主要靠工业来转化,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首先靠工业来吸纳,城镇建筑业、服务业、餐饮业等的发展首先要工业发展来创造需求和积累资金等等。因此,首先要积极承接、引进符合县域生态环境要求的工业产业,提高非资源产业比重。其次,着力培育一批本土性强、低能耗、效益好、带动作用明显的优质工业产业项目,力争资金再聚焦再精准,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自我供血的能力。

作者系甘肃社会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每日甘肃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