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多措并举严管扶贫资金 杜绝“硕鼠”

[ 作者:含羞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9 录入:吴玲香 ]

2016年3月,一封“原霍城县兰干乡党委书记邓杰套取扶贫资金、多次收受他人贿赂”的群众举报信引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纪委的关注。“顶风违纪,必须严查。”州纪委主要领导态度坚决。随着调查逐步深入,邓杰违规公款吃喝、收受礼品、消费卡、套取民生资金、对抗组织审查等违纪事实浮出水面。2016年7月,邓杰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涉嫌违法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中国纪检监察报)

扶贫资金是国家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而专设的财政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既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也是精准扶贫的“助推剂”,承载着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国家对扶贫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日益加大,让一些“硕鼠”红了眼,想尽办法从中分一杯羹。从邓杰的案例可以看出,扶贫领域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完善扶贫资金监管,需要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形成合力。

(一)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决策。在编制项目规划前,现场召开村民座谈会,收集和分析信息,按先急后缓、突出效益的原则,科学选定项目;在项目实施前,组织设计单位、村组代表共同参与,征询各方意见,优化设计方案,并进行项目概算。

(二)严格实行招投标。所有扶贫开发的基础设施项目,都实行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和“人情工程”。招投标由镇政府主持,镇纪委、镇扶贫办等部门监督,中标单位或个人与项目单位签订项目实施合同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与权利。

(三)严格坚持“四议两公开”。各村委会、村民小组,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由村“两委”、村民小组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向群众讲清讲透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实施规模,建设时间、资金投资额度等,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进行公示和公告,实施中对扶持农户、资金使用等张榜公布,达到资金公开。

(四)严格资金使用和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进扶贫项目廉政承诺制、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制度,并实行项目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制度,确保资金监管到位和运行安全。

(五)严格项目资金拨付。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各村项目组建立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镇党委、政府推出了一套统一集中支付扶贫资金的运行办法,在办理拨付手续时,必须把所有档案资料备齐,否则不予拨付。

(六)严格工程监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落实专人负责项目监理,负责每个环节的落实工作。项目监督人由镇分管领导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担任,对项目开展情况、进度情况、物资使用情况、资金运行情况、人员在岗在位情况进行严格督促检查。

(七)规范建设程序,严格项目验收。每个扶贫开发项目,竣工后都要进行验收。先由项目单位进行初验,再由项目监督组核验,对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工程必须返工直至合格方能验收,验收后形成自查验收报告报上级扶贫办请求验收。

(八)完善档案资料管理。指派专人负责项目档案和痕迹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并分类建档,财务档案资料统一保管在镇财政所,确保资金账簿、原始凭证、照片、录像、表册、文件、领导批示和讲话等痕迹资料不流失,档案管理接受检查、监督和询问,做到有证可查。

扶贫领域腐败侵占的是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监督,增强发现问题能力,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严格执纪,以零容忍的态度快查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让民间“硕鼠”无处遁形。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中心小学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