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2017年5月4日发布通报称,经省委批准,原邯郸县委书记、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何志刚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澎湃新闻注意到,何志刚也是继王积俊后,官方披露的第二名曾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荣誉称号的落马官员。(5月4日 澎湃新闻)
“优秀县委书记”落马,网上已经评论多多,都写得酣畅淋漓,评得义正辞严,令人深思不已。静心面对这并非个案的事实,总有一些普通百姓心中的纠结袭上心头。近年来,“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真的热得不能再热。这,一方面体现了党和政府转变作风、彻底反腐的信心和决心,也让老百姓看到了气正风清的美好前景;可从另一方面,人们也不禁要问:这腐败官员究竟还有多少?一边反腐一边腐着的又有多少!
能评上“优秀县委书记”,能力肯定强劲,政绩毋庸置疑。按理说,这样的同志无论文化水平、学识修养、眼界心胸、思想境界都要比一般人优秀,说起“为人民服务”,都会慷慨激昂,掷地有声;谈起群众工作,都信心满满,经验丰富。如此的“优秀人才”,难道对自己行为的是与非,对与错,就真的毫无判断能力?就真的“身不由己”吗?答案是否定的!近年来,随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开展,到“两学一做”常态化,思想层面的教育实践活动一直坚持着,在这些如火如荼的学习热潮中,那些人怎么就无动于衷呢?
如果梳理一下近年来关于“官员落马”的媒体报道,“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的说法几乎囊括了此类新闻的“导语”内容,而“某某官员通过学习反思,主动向组织汇报自己违纪违法行为”的报道少之又少。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腐败官员压根儿就没有想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如此汹涌的反腐浪潮中仍然抱着侥幸心理,“躲一天算一天”,就连古训“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都忘记了,还千方百计给自己头上罩上各种光环以遮丑。
这些“优秀”的官员在贪腐上为什么会如此“顽固”呢?为什么在政策的“高压”下还铤而走险呢?这恐怕不仅仅是“侥幸”的问题,“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折射出的是远远超乎“侥幸”的“劣根”——为官不贪,不如不干。因为他们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费尽心机求取“功名”,其目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地位,改变自己的享乐方式,为做“人上人”才去吃“苦中苦”的。什么“天下为公”,什么“群众利益”,不过是用来蒙骗上级、忽悠群众的幌子罢了。
“劣根”不除,反腐的阻碍就更大,因为隐藏在干部队伍中的“腐败官员”不会自己露头;“劣根”不除,腐败就会繁衍生息……反腐永远在路上,铲除“劣根”葆清廉,党中央正率领全国人民磨砺出一把把铮亮的锄头,将腐败官员的“劣根”悉数铲除,永葆执政为民的清正廉明,还百姓一片朗朗乾坤。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