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1日至3日在贵州调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落实情况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摘自:贵州日报)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只有把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有效融合,开展“大户带小户、党员带群众”发展产业链,借助“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形成以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特色种养产业为辅的“一村多业”的产业发展势头。对缺少技术和资金的群众主动伸出援手,主动打通技术难题、困难节点,普通群众受益,鼓励更多群众加入到产业发展中,积极探索出“四带”模式,不等不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一是抓好支部带领,弱村变强村。只有把支部带领村级班子由弱变强,阵地建设由好变优,产业发展由少变多,村卫生环境由差变好,村集体经济由少变多,积极成立村级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信息、资金、技术优势,社员以资源、土地、劳务等入股,才能在合作社获利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增加集体收入。
二是“金种子”带头,贫困户变富户。只有党员带头,培育“金种子”,引领创建产业基地。致富党员在示范带动、传授技术、结对帮扶等方面积极作为,共提供致富信息、谋划致富项目、开展技术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以及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既拓展延伸了党建内涵,丰富了载体,搭建了作用发挥平台,培养出“双强双带”型党员能人,促进产业发展与基层党建互促共进。
三是企业牵动,产品变商品。鼓励企业参与,大力实施订单农业降低群众农业风险,提高农产品品牌意识,只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市场,增加农业收入,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解决好当地群众就地就业难题。
四是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变股民。村支两委成立党支部专业技术合作社,做好让农民变股民转变跨度,让贫困群众以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强弱融合,解决贫困群众脱贫技能不强的问题,实现以富带贫共同发展推动脱贫。
总之,脱贫攻坚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成效在做。面对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才能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达小康。实践证明,通过抓好党建促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基层党组织一定要从组织路线服从政治路线的高度,找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发力点,以钉钉子精神真心抓、真正做,确保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政策落地、任务落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