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于阳光下,消除蛀虫滋生

[ 作者:一叶知秋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31 录入:19 ]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按照七次全会的部署,聚焦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继续开展多轮次、滚动式重点督办,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胆敢向扶贫款物伸手的问题。日前,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了八起典型案例。(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脱贫攻坚,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亦是利于百姓的一大喜事。然而,扶贫领域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分子,或虚报项目、巧立名目套取扶贫资金,或利用扶贫项目谋取私利,他们便是一粒粒蛀虫,侵蚀着群众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对于这样的蛀虫,应当严惩,以儆效尤。

这次中纪委的公开曝光,把这些“蛀虫”公众于阳光之下,原形毕露。蛀虫喜阴,那么就不应给他们营造适于滋生的环境。脱贫攻坚事业一方面要本着公正公开原则,阳光下扶贫,让“蛀虫”无法生存;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意识教育,积极开展“两学一做”组织活动,以反面教材为鉴,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时刻铭记自己人民公仆身份,不要有“蛀虫”思想,要耐得住清贫,抵挡得了诱惑;另一方面加大对各项扶贫项目、资金监督审查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紧盯脱贫民生领域,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七次全会对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整治作出部署,要求对那些胆敢向扶贫等民生款物伸手的要坚决查处。因此各级监察部门要用放大镜观察扶贫队伍,发现一粒“蛀虫”,坚决查处一粒,绝不给它繁衍生息的机会,坚决保障扶贫项目利于群众利益,保障扶贫资金用在贫困群众身上,让贫困群众能够走上致富道路,奔向小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