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精准扶贫工作如何精准

[ 作者:秦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7 录入:吴玲香 ]

近段时间,某地村长利用扶贫中的权力胁迫本村贫困妇女的事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这一起孤立的个案,虽然主要是村干部个人品质问题导致,此案件所暴露出来的扶贫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却值得沉思。(323日,新华网)

这则消息一出,让人震惊却又似乎不可避免。目前,扶贫工作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的一个关键。扶贫工作要求做到“精准”, 那到底如何 “精准”,才能发挥攻坚成效,才能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呢?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这直接决定了扶贫工作的成败。在农村由于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其收入状况难以掌握;此外部分农民对扶贫态度冷漠,缺乏主动性;一些村落普遍贫穷,难以准确识别贫困户;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为了享乐,懒惰致贫甚至装穷,使得精准识别工作变得困难丛丛。只有拨开云雾、多措并举,切切实实的“走下去”、“常进家门”、“算好账”,才能练得“火眼金睛”,做到精准识别。

精准扶持是“精准扶贫”的精髓,“授之以渔”,变“输血”于“造血”,为贫困群众寻找到项目、资金的同时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同的家庭情况、贫困者本身的身体状况、性格、喜好等制定精准的扶持方案,要坚持扶贫与扶能、扶志并举,方能取得最精准的扶贫成效。

精准退出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只有做好这“最后一公里”才算扶贫工作的完结。必须要剔除为脱贫而脱贫,为摘帽而摘帽的思想,不搞“嫌弃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去真真切切的了解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才能掌握贫困群众的精准现状,扶贫工作才能取得扎实、长久的成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