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当前,脱贫攻坚热火朝天。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城乡困难群众,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批党员干部涌入贫困地区,与困难群众“同仇敌忾”战贫困,一场脱贫攻坚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但,也有一些现象需要高度重视。前不久,一位贫困村的书记说“现在工作才安逸,村里缺啥,国家就送啥,简直不用我们操心了。”虽然不是所有村干部都如此,但这样的现象的确存在。如何统筹实施精准扶贫,有驻村干部动脑筋,涉农资金咋解决,有党和政府做后盾,贫困“硬骨头”怎么啃,有上级领导想办法,本地干部反而“无事可干”“清闲”了起来。
脱贫攻坚,快马加鞭未下鞍。虽然过去的几年,脱贫攻坚战果辉煌,但要看到距2020年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剩下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堡垒”,是难啃的“硬骨头”,可谓任重道远,需要汇集亿万力量。本地干部轻车熟路,与贫困户之间更容易建立感情,更利于脱贫攻坚,又岂能“袖手旁观”?
脱贫攻坚,不能“招来女婿忘了儿”。扶贫、脱贫原本是本地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他们的一臂之力,切实履职担当。绝不能来了驻村干部忘了本土干部。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五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