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基金惨遭贪腐,基层干部私欲膨胀

[ 作者:冰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24 录入:19 ]

私吞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扶持资金、冒用贫困户签名套取扶贫专项资金、挪用扶贫资金还个人贷款……随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却有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贪腐扶贫基金。

近年来,以贫困户困难户的名头侵吞国家扶贫基金的人不在少数:

2013年4月,原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范永祥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以其妻名义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5000余元,由任镇民政所所长的女儿范秀敏审批同意。此外,还增收受村民好处费3000元,违规享受补贴2200元。

陶李村91岁老人朱某某,老伴去世多年,无儿无女,村党支部书记陶成、村委会原主任陶乐才对此不闻不问,多年不为其申报五保供养。陶乐才的四弟一家五口不符合低保政策,陶乐才却主动申请农村二类低保,2011年至2015年,共计违规享用低保金20520元……以上行为性质恶劣,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

然而国家也在努力严惩打击不法分子,2016年2月,最高检和国务院扶贫办召开会议,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2016年7月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中央纪委近年来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查处了一大批典型案件,为遏制扶贫领域腐败,保障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健康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大致如下:1监督不能够到位,未及时开展各种检举方式渠道;2失去信仰,无所畏惧;3放松政治学习,文化素养低,人生观发生偏差;4小团体主义作怪,实则谋取个人私利;5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不力,使之有机可乘。

如何做到彻底的反腐工作,首先,做好政务公开,要监督罚款,涉物的部门做好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确保这些部门工作业务阳光化,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其次,做好经常性督查。作为基层纪委要经常地对这些高危节点进行督查,做到工作督查制度化,经常化。督查情况除了要看账目,还应该向农村延伸,对涉农物的发放要深入村屯调查印证。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做好信访监督,基层纪委应向农村公开信访媒介,利用举报信举报电话邮箱等公开信访渠道,利用深入农村开展中心工作的时机,大接访等形式灵活收集信访信息。只有广大老百姓参与监督,在强大的媒体舆论之下,让那些以权谋私的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养老基金入市在即,希望通过以上措施,强力压缩基层高危节点贪腐空间,降低基层贪腐案件的发生,营造应该风清气正的环境,为基层各项工作开展保驾护航。我们都应该明确一个观点:防腐防败从自身做起,干部恪守严谨,清清白白,百姓严格监督。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未来靠我们一起创建。遇到贪腐干部,我们都有义务为和谐文明的社会做贡献。构建和协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我们付出极大努力持之以恒的伟大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社会会越来越和谐。

作者地址:四川盐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