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产业扶贫更需调动贫困人口生产活力

[ 作者:禾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17 录入:19 ]

“产业扶贫要因户因人施策,把精准理念落细落小落实,绝不能简单地以增加多少产值、带来多少税收作为产业发展的衡量标准,而是要让产业发展效益真正落到贫困户身上,让他们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2月14日 人民网)

近日,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相继在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上强调产业扶贫的重要性。要求要坚持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增强贫困户的参与性和主人翁意识。

我们知道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加强教育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等等,都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具体主抓手段,每一项工作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这些政策层面的扶贫措施无一不是用雄厚的财政和资金来说话,但扶贫工作又是双向的,光靠国家政策兜底扶持,而忽视发掘贫困户自身潜在致富能力,那就会让扶贫工作被动而难以在预期取得实效,这也是政策扶持的弊端。国家对贫困户实施产业扶持、实施技能培训,期望在预期时间摆脱贫困;但对于贫困户本身来说,贫困不是期限性的,他们希望的是以一种自主而不排他的姿态融入城市化进程,享受城市化带来的便捷生活。

所以,产业扶贫工作的重点还在于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生产活力,增强其内生动力。这便需要在产业发展中正确处理好农业人口融入城市化的各项工作,如公平公正的接受农村人口涌入,容纳广大农村剩余闲置劳动力,甚至包括农村没有或者缺少劳动力的老年人,让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到农村进行农村产业化发展,那么离脱贫攻坚任务将不会太远。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甚至用政策积极引导贫困地方摆脱贫困,充分调动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是脱贫攻坚不可缺少的力量,毕竟经济手段解决经济问题要比政策手段实惠和持久。

作者地址:四川江油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