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地方政府掩盖问题真的是因为怕出丑吗?

[ 作者:老司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17 录入:16 ]

2013年8月,陕西富平县曝出一起轰动全国的“产科医生贩卖婴儿”特大案,犯罪嫌疑人富平县妇幼保健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张淑侠被渭南市中级法院依法判处死缓。但直到2016年,渭南市临渭区民政局才贴出一纸公告,让民众认领三年前追回的21名被拐幼童。“害怕当地出丑的心态在作怪,当地政府想等到风波平息了,才让孩子们找爸爸妈妈。”渭南市一位公务人员向媒体道出个中缘由。

地方政府因为“怕出丑”而掩盖问题的现象在中国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可以说过半数的地方政府或多或少都有“报喜不报忧”的做法,这一点在行政区划有争议的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这些地区如果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么周边县市都会纷纷声称这个地区属于自己;但如果这些地区出现什么问题的话,就会连真正管理这个地区的政府都会把这个地区“割让”给其他县市……就算解决,基本也是等到领导班子换届之后才会解决。大部分群众评价这一问题时,都以政府官员不作为、懒作为来作为核心焦点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地方政府喜欢揽功推过,原因真的是政府官员不作为、懒作为、“怕出丑”吗?我们从政治、舆论、心理三方面因素来考虑,其中心理因素影响最为重大,甚至是其他两个因素的根源所在:政治上是因为国内政绩考核采取问责制,如果一个地方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或者恶性案件的话,当地的主管官员不仅会被问责,还会影响整个地区的考核评价,对地区主要领导班子的各种评测都会带来不良后果;舆论方面是因为当今媒体特别热衷于报道政府和领导的“丑闻”,地区内发生热点问题的话,不管真相如何,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都会把问题和“政府腐败、领导无能”联系起来,影响到当地政府声誉和官员在老百姓中的评价;心理方面不仅有政府官员的心理因素,老百姓的心理因素同样是造成地方政府掩盖问题的一大原因。很多老百姓都具有很强地方荣誉感,认为一个地区发生的事件直接反映出那个地区人口的平均素质,一个地区出现恶性事件,必然是当地人素质低劣造成的,进而形成地域歧视,所以很多地方的人都羞于谈起本地发生的恶性时间,认为这是当地人的耻辱。这一点在农村表现的更为明显一些,如果一个村里出现了恶性刑事犯罪的话,不仅是其家庭会备受歧视,整个村子也会因为出现刑事犯而在附近村落里抬不起头来,所以许多人会隐瞒家人、朋友、同乡的刑事犯罪就是出于此类心理。政府官员也多有此类“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在作怪,害怕自己管辖的区域因为出现恶性事件而受到歧视,实际上,许多地区政绩考核和媒体报道也都有这种“看一推万”的心态在里面,才会影造成掩盖问题的现象频繁发生的。

所以说,“怕出丑”只是表面现象,再怎么优秀的官员都不可能保证辖区类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再怎么民风淳朴的地区也不会保证每个人都善良,也没人会因为偶发事件而强行怪罪官员。真正导致许多地方政府喜欢掩盖问题的原因正如上面所说,是“怕连坐”。当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存在一个普遍的怪现象,就是发生问题特别是恶性事件时,首要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追究管理阶层的责任。哪怕是该事件和地方领导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出现了问题,就必须有官员担起责任,就算他已经尽职尽责了也逃不过;并且一个地区如果出现恶性事件,那么那个地区也会受到歧视,让该地区老百姓心生怨恨,进一步影响官员的评价。那么官员们既没有解决的手段,又要防止自己被处分,掩盖问题可以说是几乎必然的选择了。因为反正问题暴露的话无论如何都会都会被处分,还不如瞒一时算一时,烂摊子就交给后来人处理了。同样对于和恶性事件始作俑者相关的老百姓来讲也是如此,内部问题内部解决最好,就不要让“外人”牵扯进来了。

这就给地方恶性事件的解决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对于官员来讲,解决恶性事件非但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政绩,反而会因为“辖区内出现恶性事件”受到上级、媒体、老百姓三方的质疑,从而掩盖问题;和恶性事件始作俑者相关的老百姓也会因为惧怕被当成是一类人,所以不大可能有“大义灭亲”之举,倒是千方百计帮助其隐瞒的比较多。在这种大家都怕承担责任的氛围下,就给了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这也是为什么地区领导班子换届之后,许多上一届积累下来的问题会被迅速解决,并且得到大肆宣传的原因。领导换届之后,就和之前的恶性事件“没有关系”了,反倒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可以得到各方面的好评,凸显自己的政绩,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这么形成了“上届问题拖延成下届成绩”的恶性循环,不仅是老百姓,政府本身也是深受其害的。

因为问题的根本所在不在于政府官员不作为或者懒作为,所以单纯纠正作风是起不到太大效果的,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转变思维方式。不仅仅是要官员关于承担责任,敢于纠正问题和错误,还需要考评机关和社会转变思维方式。群众方面一是不能一出现问题就马上“批斗”政府,如果不是因为官员失职、贪腐行为直接造成的问题就要理性看待;二是发现身边的人有问题不能包庇,不能因为害怕影响自身形象就隐瞒,这样只会纵容不法分子越来越猖狂,最终酿成捂不住的恶性事件。考评机关则需要不能以地区恶性事件有无发生、发生多少来作为评判标准,要看发生问题时当地是否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来评价,否则此类事件越积越多是必然的。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江油市人民检察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