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业现代化是破解“三农”的重要手段

[ 作者:时光如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9 录入:16 ]

新华社昆明11月5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在云南昆明召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暨国际农业经贸合作论坛致贺信。李克强在贺信中表示,“民之大事在于农”。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和加强农业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等,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我们愿同包括中东欧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更好对接发展战略,交流分享经验,进一步提升农业合作水平,切实造福各国人民。

我国有七八亿农民,人均耕地1.41亩,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依靠科技来提升农业,依靠农业机械化来进行规模经营,依靠农业龙头企业来组织高效农业。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可以概括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样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关系重大,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现代服务业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有力支撑。现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现代化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而产生的。现代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现代服务体系.(1)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4)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竞争力;(5)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现代农民。

李克强指出,当前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日益深化,特别是在科技创新与交流、投资与产能合作、特色农畜产品生产与贸易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本次会议“创新与绿色发展,农业投资贸易合作新机遇”的主题,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共同关注和期待,有助于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发挥互补优势,为促进区域和全球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及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完善现代服务业,在科技的带动下,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加强交流合作,才能使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才能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好。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