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3日电 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表示,有的地方出现了另一个倾向,不是想花大功夫来帮助穷人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而是算一算大概给他补到多少钱就可以脱贫了。“我们担心他们一保了之、一脱了之,再也不帮助他们了。”(新华网)
扶贫工作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实现贫困户如期脱贫,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更需要长期努力。一些领导干部只把扶贫工作当做一项任务,看到脱贫攻坚战进入倒计时,为了完成任务,就急急忙忙组织开会、算一算大概给补到多少钱贫困户就可以脱贫了,敷衍了事,之后就对贫困户不闻不问。不做比较辛苦、比较艰难的帮助穷人培养能力的工作,使扶贫工作流于形式。这种做法只是表面上完成了政治任务,并没有使贫困的困难得到实际解决,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群众不欢迎、社会不赞成。
扶贫,最根本的也就是“扶人”,要让老百姓参与其中,他们才是主角。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就单纯地拿钱完事。一味送钱只会增涨老百姓的惰性,这无疑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洞,不仅不能把贫穷的根彻底拔除,还会使其滋生出“等靠要”思想,将必将会严重影响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步伐,后患无穷。
扶贫的目的不是为了一时富,而是让百姓真富,持久富。这就要求,扶贫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资金扶贫、项目扶贫等“质扶”层次上,更需要在“智扶”上下功夫。“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智扶”就需要把“打渔”技巧变为“打渔+ing”技巧,要不断的通过培训教育让群众的“脑袋富起来”,提升群众适应发展、创新发展的能力,让群众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发展项目,让扶贫项目切实成为受群众追捧的“星项目”。
各部门只有密切配合,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真正做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作者单位:梓潼县白云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