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女大学生裸贷下的社会价值危机

[ 作者:郑毅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0 录入:16 ]

2016年10月7日红网发表了北京大学王昱关于《掉进裸贷陷阱的女大学生并不可怜》的文章,从道德同情的价值评判角度对陷入裸贷境况中的女大学生进行了评论。(红网刊载,2016年10月7日)

裸贷是近些年社会上出现的一种贷款现象,它是指在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个人信息的无穿着图像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而女大学生因其性别和社会身份的独特性,其裸贷行为往往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裸贷所呈现出的并非表面上所展示给我们的为增强履约还贷义务而演化出的一种手段,也并非是女大学生确因缺钱而在放贷方胁迫下的无奈,它没有这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的是深刻的社会价值危机。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女大学生裸贷并非是因为贫困或为学习之需,而是为了一些带有一定奢侈性的购买享受。

裸贷传递出的信息是道德和金钱的交易,以道德风险来换取货币借贷。这类女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享受欲望,以自己的社会道德代价来换取贷款,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还款能力。而民间的这些放贷方,就如同虎狼一般时刻觊觎着这个能给他们收益的群体,在放贷时,他们往往也缺乏考虑借贷方的还贷能力。

裸贷所构筑起的是一个道德和金钱交易的地下市场,它也喻示着传统道德观念和普世道德观念的被解构。在这个市场,年轻姑娘的身体并非像那些观念中所固化了的那般隐私而不可裸观。一个姑娘的裸体图像会给姑娘本人带来潜在的社会道德风险。而她竟然以此为凭据押注贷款,足见维护诚信成本之厚重。但是,当她在完成裸贷的一刹那,已经标志性的从行为上对传统道德和普世社会道德观念进行了成功摒弃,迈向了几十年前西方社会所说的消费主义时代物欲横流的道德危机深渊。

裸贷是借贷双方以不道德的手段实现的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它隐伏的是社会道德上的价值危机。应对这种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治理。一是公共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制度,积极行动,予以制止打击。公安部门要对于违背公序良俗的借贷经济严厉打击,以法治的力量来震慑借贷双方。二是学校需要加强教育管理,为培养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将学生是否违法乱纪纳入学籍管理制度,让学生们有畏于自己不道德的行为所带来的学业代价。三是深化完善金融市场,完善学校助学贷款机制,便于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四是加强家庭教育,让家长、父母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中。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通口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