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五箭齐发有效遏制扶贫领域腐败

[ 作者:夏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2 录入:实习编辑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8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一共公开曝光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325起。“从325起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看,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点多面广,直接侵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啃食他们的获得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称。(新闻来源:人民网 2016年9月19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表示,由于扶贫领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对群众来讲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容易发生、催生腐败问题。毫不夸张地说,有贫困人口的地方,扶贫腐败就有可能发生。

对于扶贫领域的腐败,我们应该怎样去监督和和避免呢?其实,多起案例分析得出结论: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性,发生地域广说明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具有跨地区共性,不同地区的扶贫领域腐败风险具有相似性。找出了这些规律、共性,对于遏制扶贫领域的腐败是有帮助的。笔者认为,遏制扶贫开发领域的腐败,必须标本兼治、“五箭”齐发,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必有所突破:

第一箭: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纪检监察机关要以零容忍态度加大对扶贫领域腐败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凸显威慑作用,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扶贫氛围。

第二箭: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扶贫工作点多面广,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体系明显不适用于扶贫监督。所以,应构建多元化监督渠道,努力构建上下结合、官民互动、媒体参与、开放透明的扶贫监督大格局。

第三箭:科学制定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机制。脱贫攻坚项目涉及部门和利益群体众多,如果不制定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验收结束,太多的环节可能滋生腐败。所以各地必须结合本地实情,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及资金管理机制,从源头遏制腐败滋生。

第四箭:进一步落实村级“三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好村级“三务”公开,不走过场,才能真正使群众第一时间了解扶贫帮困的各个环节政策落实情况。让各项扶贫政策在阳光下运行。

第五箭:进一步发扬基础民主。应当尊重贫困地区的农民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从扶贫开始的各个环节,都应当征求老百姓的意见,积极拓宽老百姓的发声渠道,让他们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果能够将以上五项严格落实,笔者坚信,扶贫领域的腐败现象必当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扶贫开发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