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夏沫:脱贫攻坚不忘插花贫困分战场

[ 作者:夏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0 录入:实习编辑 ]

扶贫过程中,有贫困群众向记者大吐苦水:相邻的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每户补助好几万元,贫困户从半山腰搬到了平坝上的农民新村,住上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而自己所在的非贫困村,贫困户没法享受这个好政策,常年住在高山险坡上,想搬却搬不下来。“贫困程度不相上下,为什么扶持政策天上地下?”(新闻来源:新华网 2016年9月18日)

这位贫困群众反映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地对贫困县、贫困村扶贫工作都十分重视,工作力量和资金项目重点都投向了那里。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里的贫困户关注相对不够,投入相对不足。

对于这种被“发达”掩盖的相对贫困村或贫困户,我们称之为插花贫困村、贫困户。确实,贫困在很多地方其实都还存在,普遍贫困的地区或村落,我们定义为贫困地区或贫困村。要想达到高标准脱贫的标准,对于这种脱贫攻坚“主战场”以外的插花贫困,就不能视而不见。

插花贫困虽然不比连片贫困地区任务艰巨,但受政策限制,脱贫难度依然存在。如果不解决好这部分群体和贫困村的脱贫与发展问题,势必会影响全面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无从兑现。因此,我们要在积极打好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时刻关注主战场之外的插花贫困地区,积极呼应主战场,确保全面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对于如何解决插花贫困的问题,笔者建议:

一要精准确定“插花”贫困人口(户)衡量标准。科学认真分析、甄别致贫原因,重点聚焦贫困家庭,瞄准绝对贫困人口,在高山和采空区生态扶贫搬迁、转移就业和职业职能培训、产业扶持、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低保“兜底” 上精准施策,解决“靶向不准”的问题。

二要统筹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兼顾,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根据不同贫困家庭、不同贫困类型实施差异化帮扶,在做好整村脱贫的同时,加大对非贫困县、乡、村贫困人口帮扶和政策落实力度,着力解决好“插花”问题,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三要转变扶贫对象的观念,扶贫扶志,帮扶贫困户树立主动脱贫志气的自信心,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并授人以渔,扶贫扶智,增长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培养新型农民。

四要建立扶贫脱贫后续帮扶长效机制,探索研制扶贫与低保有机结合统一的新路径,实现扶贫资金一体化,有效解决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问题。可用现代手段建立扶贫信息沟通共享网络平台,统筹各种扶贫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拨付,便于部门间的了解和群众的知情。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扶贫开发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