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队伍得严,脱贫思路要新

[ 作者:李欣悦怡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02 录入:16 ]

“绝不允许驻村扶贫队员‘滥竽充数’,绝不允许‘挂名式’帮扶,不称职者一律召回且不得评优、不得提拔!绝不允许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在急难险重的脱贫攻坚任务中‘后退’。”今年4月,云南省专门制定公布《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目前已有111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 (8月30日  人民网)

扶贫,一种与急难险重的恶劣环境做斗争的工作,是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思考的博弈论。现如今,从中央到各地政府都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在抓,为了打赢这种脱贫攻坚战,各级政府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让贫困百姓富起来,驻村扶贫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云南省在整治“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时,召回1117名驻村工作队员。召回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打击,而是为了更好的为扶贫事业贡献。这样的举动震惊了云南的干部,也几乎震惊了全国的党员干部。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严的态度,一种云南政府敢于亮剑的态度,是提醒各地政府要开展回头看驻村扶贫干部的态度。

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扶贫干部要认真分析致贫原因、脱贫计划、增收举措等情况,切不可存在敷衍的态度。考评方式也不可“一刀切”,要从干部的实际出发考虑客观因素,从脱贫攻坚作战室建设、软件资料规范、户卡填写、帮扶手册填写、贫困户帮扶“六统一”、收支台帐填报、脱贫宣传、第一书记工作履职8个方面等方面全方位考虑。

笔者认为,建立“一个基层党组织主导、一个合作社依托、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一名党干部联系”,帮带“一个贫困户”脱贫致富的“4+1”产业扶贫模式,强化农村淘宝、食哈哈等电商平台与农户的利益连接,利用“互联网+协会+公司+农户”模式,指导贫困户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亦可助贫困户走上致富之路。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