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民如果靠农业养活不了自己了,该怎么办?
农业,这一古老的产业,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和困境。一方面,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居民,均离不开农业;而另一方面,中国农业已难以“养活”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越是发展就会有新的问题发生。
农业的问题在哪?农业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农业问题的根源是劳动生产率过低
造成农业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水土资源制约,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
然后业内的相关专家也曾提到农业的问题。可归为如下几类:
01、水土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剧;
02、土地、劳力、农资成本快速上升,使粮食价格居高不下,降低国际竞争力;
03、“黄箱补贴”已逼近WTO的底线,难以为继;
04、主要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以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托市的政策难以为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就以上的四个问题,上海“农业之窗”认为,其实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粮食过剩,粮食营销部门亏损,财政负担加重,粮价下挫,谷贱伤农。
人多地少也不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只是说明我国需要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我国耕地退化严重。土壤肥力有下降趋势,北方黑土退化、南方菜地酸化严重,水土流失。所以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应该珍惜,要多方面的保护土地资源。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全新的发展,要抓住农业,解决农业的困境才能找到农业的出路,农业的出路尤为重要,找到了好的出路就能有新的农业发展。
农业的出路一:农产品品质与农产品的产量并重。
国人的粮食够不够吃?粮食农产品的安全也都是国人所关心的,所以产量和品质同等重要,把产量提高,严控把关农产品的安全。让食品安全可追溯,建立健全的追溯平台,制定标准,在恰当的地区种植农产品和粮食,同时促进贸易,达到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并重。
农业的出路二:小农与大农相结合。
在考虑国人的农产品安全和粮食安全时,农民是在为自己的生计苦恼的。当前农业养不起农民,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流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可以让一些散户和农业企业同时生产农业,让农业进行商业化、金融化。中国的农业主要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社会结构在现代农业下开始变化和流失,中国从小农到中农,大农的迈进过程,但是小农经济的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特色,以台湾、日本农业为例的小农经济精致化、特色化,具有农家特色相结合,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农业出路三:农业发展需要城市放哺。
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成本是由农村承担的,农村看似落后,农民比城市居民更贫困,原因就是工业化成本由农民承担了,于是进入新时期的现代农业,中国在“三农”面临困境时,应该需要城市反哺。要照顾好离开农村去城市的农民工,给他们提供机会,如工作,医疗保险,教育,另一方面还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农村,把技术、资金、激励机制补贴给农民,让他们能留在农村。企业下乡带动农民的发展,给农民提供技术、金融、市场和养殖全体系服务,实现“互联网+”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现在国家大力推行农业改革,就是要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如果还以传统的旧思维来干农业,肯定是不赚钱的,甚至赔钱。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农业之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