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 从我做起

[ 作者:杨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05 录入:16 ]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

今天,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我们既要在普遍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又要对照“头等大事”、“第一民生”的要求找差距;既要看到前段时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又要对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找差距;既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又要对照敢于担当的要求找差距;既要肯定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又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找差距。要通过找差距增添新动力,抢抓新机遇。作为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乡镇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如何打赢这场硬仗呢?

第一要有脱贫攻坚意识。精准扶贫工作是党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社会的幸福工程与和谐工程。作为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乡镇干部,要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思想意识,把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四个全面”的主战场,充分认识脱贫攻坚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意义,把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自己真正融入到这场伟大的事业中,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出实招、办实事、出实效,在脱贫攻坚中肩负起重要责任。

第二要有因地制宜规划。脱贫攻坚工作要通过长期、细致的摸排,了解各村各户贫困群众真正需要什么,找准着力点、细化规划图,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增强脱贫攻坚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第三要有扶贫教育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拥有致富本领是关键。乡镇干部要着力做好农村智力扶贫开发工作,为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组织保障、智力支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化的现代技术。在帮助广大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其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脱贫致富能力。

第四要有产业发展特色。脱贫致富,依靠的还是发展。农村最重要的就是山水资源特色。各村各有实际,在产业发展上必须积极寻求符合各村各户实际需求的致富项目,充分利用各村特色资源,大力培育壮大特色效益农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让各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作为一名乡镇党员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和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用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效取得群众的信赖,打赢这场艰巨、神圣的脱贫攻坚战。

作者地址:万源市康乐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