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的地方,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因为地处黄土高原,雨水奇缺,长年干旱,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除了耕作的农民,还有很许多扎根乡土的乡村教师,他们耕耘在同样简陋的三尺讲台前。这些乡村学校设施简陋,年级建制不全,有的教学点甚至仅有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但是坚守在最贫瘠土地上的乡村教师们默默的奉献和付出,为无数的农村孩子点亮了知识的明灯,开启了一扇扇人生理想的大门,帮助这些农村孩子通过知识去改变命运。
我国目前有300多万乡村教师,直接影响着近5000万乡村儿童。据教育部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坚守在西海固的乡村教师更显不易。
西吉县白崖乡小坡村,一场暴雨停歇的傍晚,一缕余晖照射在黄土高坡上,原土地被染成了金黄色,这片缺少生机的土地瞬时散发出了一种大西北独有的粗犷之美。那天,一年中少能看见下雨的小坡小学的孩子孩子们异常兴奋。
清晨,太太刚刚升起,小坡小学的小学的操场上已经聚满了晨读的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黄土高原上。
小坡小学的校长王晓春,是宁夏地区“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老师。在村小坚守15年,当地同行都笑称王晓春为“最会要的校长”。“学校的图书室所有的书柜和图书,还有孩子们看电影的投影仪、乒乓球桌等等都是我要来的。”王晓春说的“要”,是他一直与外面的公益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孩子们需要什么他就去“要”什么。尽管条件非常有限,他总是想方设想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村小的老师们通常都是要住校,王晓春校长会想着法子搞一些活动丰富老师们的课余生活。现在小坡小学两年朱颖又是教英文又是教数学,还要负责学校图书室管理工作和担任保健室保健老师。在西海固的村小,因为师资却很多老师是全科老师。朱颖刚刚进入2016年“马云乡村教师奖”300人入围名单。
李兴元,在西海固的乡村小学教了40年书,今年9月就要退休了。目前他是西吉县王民乡二岔口小学唯一的乡村教师,而学校唯一的学生是在读二年级的杨静茹。从前年开始村子其他的适龄孩子都随父母到打工地去念书了,学校就剩下杨静茹一个学生。李兴元说,即便只有一个学生,这里还是一所学校,与其他村小并无不同。
为了让李兴元更好的教学,妻子多年来一直追随他,驻点在学校照顾他的起居,给了他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放学后,李兴元在看电视,妻子则在房间绣十字绣打发时间。
西吉县王民乡二岔马小学有三名教师,从学前班到三年级仅有31名学生,这里山高路窄,与外界沟通甚少,学校条件极为艰苦。52岁的校长曹旭升负责学前班和二年级学生的全科教学,另外两名代课教师杨立强和杨军成两人分担了三年级和一年级的全科教学。图为被黄土高原包围的二岔马小学。
二岔马小学小学的孩子们每天都要走数十公里的山路来学校上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依靠徒步。
49岁的杨军成每个月只能领到800多元的工资,已坚持代课20年。三年级教师杨立强也是一名代课教师,教龄20年,每月工资800元。
同心县下马关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白星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肢体有残疾考上宁夏大学的他也没有被录取,最后因为吴忠师范学院校长的同情,他才没有与大学失之交臂,并如愿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他把老校长对他的那份关爱也毫无保留地传递了给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像玩耍一样活跃积极,充满了乐趣。白星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孩子们的老师,而是一位大朋友。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宁夏乡村小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获得2016年“马云乡村教师奖”第一名
白星在教学上常常让学生上讲台做小老师,鼓励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右脚有残疾的白星平时都是用电瓶车代步。在乡村小学很多老师都希望孩子能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而白星不一样,他常常跟孩子们说,要学会玩耍。玩得开心,才能学得尽兴。他的大姐和二姐也是小学老师,是名副其实的乡村教师家庭。
位于同心县喊叫水乡新庄子村,因为地处宁夏干旱带,常年缺水土地贫瘠,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马玲花老师所在新庄子小学就在这个干旱带上,这是一所拥有20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学生的家境都不堪理想。马玲花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非常热衷于公益,是多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无私帮扶贫困老人和孩子,为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在乡村小学,孩子们的娱乐非常少,马玲花老师带孩子们一起利用废弃物品做一些好玩的事情。马玲花在贫困学生的家中家访,并联系公益组织给困难的孩子提供帮助。自掏腰包和学校的老师一起包饺子改善伙食。乡村教师多为夫妻搭档,工作日都住在学校。
海原县曹洼乡白崖小学伫立在荒芜的黄土高原上,山顶是成排的风能发电机,常常在深夜发出噪音。白崖小学在当地是条件最为艰苦的一类村小。要硬件没硬件,要软件没软件,经费也非常紧张。教了21年书的校长安卫成说,在他任教过的所有乡村小学里,就没见过像白崖小学这样条件艰苦的学校了。除了校长安卫成,白崖小学有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和一名代课老师和26名学生。上级部分拨发的教育经费在支付了代课老师的工资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结余。
安卫成有一辆跑了十几万公里的奔奔轿车,学校交通极为不便,他常常私车公用,给孩子们拉一些物资,送孩子去医院,替学生家长取快递什么的。
下雨了,白崖小学的孩子们乐得开了花,在操场上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常年干旱的海原县一年下不得几场雨,大家看到雨水都非常激动。
代课老师杨雄在给孩子们上课,白崖小学有三名教师,杨雄是唯一的一名代课老师,曾经在城市打工多年又返回村小担任代课老师,还是心中热爱着这份人民教师的职业,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
孩子们排队在学校吃营养午餐,很多孩子在学校的伙食比在家里吃得要好得多。
安卫成有三个孩子都在县里上中学,当日为星期天孩子们即将去学校,安卫成给孩子们发本周的零花钱。安卫成和杨雄在打扫学校的意见储物间,因为长期经费缺乏,这里堆积了很多从外地捐赠过来的体育设施,都无法动工使用。
海原县史店乡中心小学的老师李玉兰平时要在家中喂羊。她的工作日和同为乡村教师的丈夫都住在学校,周末放假才能回家。在乡村小学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夫妻搭档。在家中她是贤惠的妻子,包揽了家中的一切家务事。李玉兰在闲暇时光总是会和婆婆和弟媳聊起自己在三亚领取“马云乡村教师奖”的经历。那是她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大海,三亚的见闻让她见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也更加坚定要培养自己的学生都要走出去看看。李玉兰的丈夫也是一名乡村教师。李玉兰每一周都有一趟兴趣课,教孩子们绣十字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马玉公益基金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