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的偏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导致了生活上的差异化;城市与农村一直都是两个发展轨道,两种发展方向,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环境。由于现代化信息建设的加速,城市建设一直走在农村建设的前面,一直是农村发展建设的引擎,豪无疑问处于城市里的人,在教育、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是有巨大优越感的,当然,也会自认为自己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会不屑于相对那些落后迂腐的观念。看到农民的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劳动方式,自然而然就会表现的不理解和看不惯。这是他们所处在先天性优越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如果这类人出生在农村,又是另外一种思想境地了。
为什么很多人对农民有偏见?
再回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本原,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就是从劳动能力大与小、强与弱开始划分的,由于人的劳动水平不同,不同的人群各自找到自己的群族生活繁衍后代,长此以往形成了各自的生活状态,劳动能力强的族群发展得快和大一些,而劳动能力弱的族群发展慢和小一些,这是人的天性本能自然就会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极分化就会越来越明显,劳动力生产水平的强弱,会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随着历代王朝的更迭,劳动水平两极化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劳动资料(指智慧、教育、科技水平等等)一直被少部分人占取(这个少部人就是劳动能力强的人),从而导致两种不同的劳动环境,由于人的贪婪与自私,不愿意与弱者分享自己的劳动资料,就一直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两种不同水平的发展现状。
为什么很多人对农民有偏见?
也可以用这样一思维来思考,在人类经历整个历史社会形态发展的演变过程中,不管是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还是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会推动人类向新的文明社会靠近一步,而城市与农村就是历次阶级矛盾斗争中的产物,这是由于人类本身劳动的膨胀发展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带来的。
如果能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去看待城市与农村,其实你会发现农村的农民有他们自然形成的历史因素和外在环境,是一件极其非常正常的事情,根本没必要大惊小怪,农民也是人,和我们都是一样的,这是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现象。所以,我们应当用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
为什么很多人对农民有偏见?
作为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我们,虽然阶级矛盾已不复存在,但也要清醒得看到,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复杂多变,参差不齐,例如如今对农民的偏见就是一种矛盾,说明我们现阶段发展的文明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一定要知道,无论哪种偏见也好,哪种不文明的行为也罢,一定会有指引人们走向文明的先知先觉者,社会越是发展的快,这种带领人们走向新文明的先知先觉者会越来越多。未来的新文明会告诉今天的一部分人,对他人的偏见是愚昧无知的。
未来真正的文明是什么,其实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等著作和一些宗教法门里早已经给出了答案,那是一种憧憬,现在政府所做事情就是一步一步向那个方向努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问答 2016-06-2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