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切勿虚、浮、急

[ 作者:林敏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2 录入:吴玲香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工作至关重要。中央已经定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各地也签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目前,脱贫攻坚正在有序推进,形势良好。然而,一些有害倾向和浮躁心态也未消失,亟待引起重视。(来源:新华网)

自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网络上流传了不少关于扶贫的典型事迹,这些典型事迹当然值得我们学习,但如果深究某些扶贫为了达到目的,一味虚吹虚写,欺上罔下,那便请这些虚浮的事迹退出扶贫的舞台吧。

在现有扶贫条件下,大多数干部,能够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帮助贫困户理思路、想办法,搞种植养殖,搞个体经营,搞贫困助学,介绍年轻人外出务工。但是,也有些帮扶干部,怕苦怕累,不进村入户,对帮扶对象情况不清楚,对帮扶目标责任不管不问,单位推一下,他动一下;也有的驻村干部,很怕与贫困户见面,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帮扶工作又靠谁去落实,业绩从何而来?

扶贫工作应该树立一种理念,应该结合“两学一做”切实改变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工作作风,用心扶贫、真心扶贫、潜心扶贫,扶贫工作其实是一项工程,这项工程任重道远,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搞搞形象工程、包装工程就糊弄成典型事迹,这样的虚功让能群众如何相信党、相信政府,以后的扶贫工作又该如何开展。

笔者认为基层扶贫工作,应该树立典型、打造样板,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出成绩、树典型、争先进不择方式方法硬上样板,切忌“虚”“浮”“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