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群众不脱贫,干部不换人

[ 作者:米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5-25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组织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组织工作在脱贫攻坚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围绕脱贫攻坚抓好党建工作,把聚焦聚力脱贫攻坚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5月22日 澎湃新闻网)

《意见》要求,要推动干部政策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干部力量向贫困地区聚集,把能力强、作风正、工作实的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要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地区县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专职副书记、政府分管副职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相对稳定,换届调整后原则上不调整岗位,不脱贫、不摘帽、不换人。对表现特别优秀、实绩特别突出的贫困地区县乡党政正职,可提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但仍要继续兼任现职,并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工作上。驻村帮扶工作组和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任期不低于2年,不得随意撤换调离,任职期间提拔的仍须驻村工作。

“不脱贫、不摘帽、不换人”,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是一张脱贫攻坚的“军令状”,其目的就是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正视困难,把贫困群众时刻放在心上。不脱贫领导班子不换人,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对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硬战的坚定态度和坚强决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贫困问题由来已久,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制约因素错综复杂,凡此种种,决定了脱贫攻坚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更不能一阵风、走过场,必须经历充满困难与艰辛的漫长过程。对此,相信大部分从事脱贫攻坚的同志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也有少部分干部认为困难太大、难有效果,不愿意扎扎实实下功夫、踏踏实实出力气。还有的干部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工作伊始尚能坚持,一旦碰到挫折困难,就畏难而退、停滞不前,不能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这些问题,事关党性原则,反映思想作风,必须尽快扭转、努力解决。唯有如此,脱贫攻坚才不会后继乏力,脱贫攻坚才能有基础、有保证、有实效、有长效。

脱贫攻坚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要想打赢这场攻坚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下基层帮扶贫困群众时,必须端正思想态度,把工作落到实处,扎扎实实、真真切切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脱贫不换人,形成帮扶工作的常态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新生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