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业溯源项目越来越火,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农产品领域的溯源,另一方面很多互联网公司通过二维码、GPS扫描定位、条形码以及RFID等物联网技术开展溯源项目。
下面小编就深入介绍下,去向可跟踪产品能召回如何实现。
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构建农产品及产地的溯源体系,市民扫描二维码,就能查询产地、生产日期、流通等相关信息,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企业生产的蔬菜、米面等,在外包装上都有一个显著的二维码,消费者只要利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到该产品的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产地等相关资料,构建起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检测系统。
北京市农科院李博士拿出自己的手机,用手机微信中的“扫一扫”功能对准一盒黄瓜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几秒钟后,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盒黄瓜的生产记录、检测记录等一系列信息都出现在了他的手机上。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为每一盒“小汤山”品牌蔬菜打上“身份信息”,是农产品安全追溯的重要环节。
杨凌示范区作为唯一一个国家农业高新区在农业物联网发展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杨凌把“建立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探索安全食品生产模式”作为现代农业五大体系建设之一,开发了种植类农产品溯源标识管理系统,可实现“生产过程有记录、记录信息可查询、流通去向可跟踪、主体责任可追究、问题产品能召回、质量安全有保障”,为安全农产品输出、打开中高端市场以及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基础保障和安全运营平台。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安全追溯系统、网上拍卖及电子结算系统、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安全预警与应急等五大系统和农产品进出口“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市场农产品安全监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集成条码、手机短信、触摸屏计算机、扫描枪和互联网终端等技术,实现多种方式产品溯源。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便可通过相关信息追溯到批发商及原产地。同时,农产品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的运行,对农产品安全风险的监测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乡村新农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