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1.0即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其农业形态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并辅以少量的动物及铁器工具。这个时代的农业受天气等自然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往往很难保证辛苦的劳动成果。在农业1.0期间的殖民统治和土地规模化生产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积累。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很快迎来了2.0时代,升级的2.0意味着用工业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即设施化农业、工厂化农业。但从农业1.0升级农业2.0并非一定经历二产化,像美国、加拿大的农业就没有经历农业二产化,而是从农业殖民化直接进入金融化。中国农业产业化既有设施化又有工厂化,而美国、澳大利亚都是靠天然资源维持农业,没有经历工厂化。欧盟、日韩则只是是设施化农业。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设施化农业国家,国内农业大棚数量占全球70%以上。我国现在正处于农业产业化阶段,要在规模化和集约经营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形成农业的增值收益。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我们称之为农业 3.0 。具体就是把快速发展的工业技术和突飞猛进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农业成果更加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农业专业生产也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但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金融、保险、流通等部门就都被金融资本和商业资本控制,农业 3.0的快速发展亦存在其壁垒。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创业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农业发展迎来了其4.0的时代。农业 4.0 就是融合互联网的高度智能化的种植管理,通过智能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有效摆脱自然灾害的因素,不在束缚于土壤种植的约束,使农业作业更加生态化、智能化、都市化、自由化。人类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优化的资源结构、更好的流通环节,从大自然中获取健康的、干净的、可持续的食物及美好的事物。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互联网农资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