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赵旭东:观察乡村不能预设情境

[ 作者:赵旭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19 录入:12 ]

“乡村的问题”在中国也许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争相给出解答方案,并且许多方面的讨论最终都会被归结到乡村发展的问题上去。这种思考是一种医生的眼光,是一种容不下一点病菌和疾患的眼光。

我们不否认,“愚、穷、弱、私”这四种病症在某些农民身上有所显露,但绝不是在每个农民身上都会生发这类实质性的“疾患”。可是,这种界定却成为一种“话语”在影响着没有去过乡村、对乡村人的生活并不了解的城市人的思维;他们大多都会相信这样的界定,进而会支持对于乡村以及农民的进一步改造。

这种描述预先把中国的情境界定为有问题的或者界定中国的乡村是有问题的。这种意识支配下的描述显然无法摆脱固有的偏见,这种偏见首先是观察者不肯看到乡村问题的历史连续性,进而不肯耐心地看待事情发生的过程,而仅仅是选取连续事件的某一个发展片段来代表整个事件,并将这些片段误读成整个社会。许多研究都还深陷在自己设定的问题框架内,而不能够直面正在发生着的社会生活本身。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