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要明确内涵,厘清责任。(新华网1月25日)
腐败在古今中外都是社会的诟病,目前的中国社会,在直面贪腐的政治环境下,纪检部门、执政官员、群众、网民等勇敢地揭露不法官员的丑陋行为,给党内一股不断摒弃糟粕的力量。“四风”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淡了颜色。从严治党的声音响彻社会,不仅依赖于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准确定位,还有各省、县、乡、村级干部的积极执行。既有严密的理论,也有较真的实践,中国的反腐,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严密的理论基础为反腐实践提供了指南。《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一正一反两方面着手,《准则》从正面鼓励官员要重在立德,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做到廉洁奉公、修身、从政;《条例》则从反面时刻警醒官员,要卡好权力、欲望、人情三道关卡,始终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努力成为优秀的党员、官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变的信条。理论和实践不能脱节,现在的官场,需要的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真正的实践者。
“中国的法律有很多,但执行力不够强”,这是很多人民的呼声。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其履职的能力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效果。既然贪腐的官员就像是过街老鼠,一旦曝光,就会身败名裂,那么什么力量使这些官员不顾一切呢?原因有很多,除了自身问题以外,环境就是最大的帮凶了。倘若各级部门官员都依法办案,敢揭发、敢警告、监督机构都敢直面贪腐,恐怕贪污腐败也就不再那么横行了。
党的建设不缺理论,任何官员,都会讲为官之道。好坏官员的区别在于,好的官员以身作则,讲得出,做得到;贪官污吏,他们把满嘴的大道理作为伪装,忽视实践。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