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走基层,有人给你们撵狗吗?

[ 作者:何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2 录入:王惠敏 ]

年关将近,沙湾区国土局纪检组长冯利华、精准扶贫第一书记夏美一行人来到了联系村—福禄镇农科村开展“基层夜话”活动。

脚上的黄泥,呼啸的北风,守院子的大黄狗,都阻止不了一行人的走访慰问。扛着30斤大米,提着10升菜籽油,沙湾区国土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贫困老党员黄孝芳的家。

冷清的院落,吠叫的大黄狗。这个场景,让笔者想起了,春节跟父母回农村老家,母亲总会念叨给邻居的老人带几条腊肉,给孩子捎几包奶糖。老人露出没牙的笑脸,孩子欢呼雀跃,正是此情此景。黄孝芳老人把吠叫的大黄狗牵进屋,关了起来。

“您腿脚风湿好了点没?”冯利华关切地问到,“老毛病了,不下雨还好。”空巢老党员黄孝芳欣喜领导还记得。“昨天下了雨,这院子,长了青苔,您老走路小心点,空了找人撒点草木灰面面。”冯利华细致入微地关心着老人的起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福禄镇农科村是国土局的帮扶联系村,第一书记夏美和村民打得一片火热,对其中一户村民特别关照,据她介绍这老两口是留守老人,拖着一个留守孙女,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这是我们国土局的一点心意,先吃着,有困难就给我们打电话”农科村第一书记夏美关切地说道,老人高兴地接过米和油,热情地邀请大家进屋坐坐,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走基层,结“穷亲”,陪孤寡老人唠唠家常,实现了精准的物资供给,实现了“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社会效果。

走基层,得靠走,如果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报告里,不把老百姓装在心里,时间久了,串门被狗咬,人家都懒得给你撵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