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精准扶贫有效百姓才有笑

[ 作者:魏小多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15 录入:王惠敏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2016年,西安市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两不愁、四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贫困地区水、电、路、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老乡们笑着迎来了十三五的开局之年。(112南方网)

今年以来,精准扶贫时常被提起,顾名思义,就是进村入户精准的帮助每村每户,带领群众奔小康活动。建立覆盖全员全域的干部包带机制,在精准扶贫中培养、锻炼和选拔干部,实现干部人人懂扶贫、会扶贫、能扶贫、愿扶贫,为精确滴灌提供可靠管道。当前,农村群众对致富奔小康的愿望远超我们的想象,党委精选干部,对农村群众实行精准扶贫。笔者认为,做好以下有效,才能让群众真正地富起来、笑开颜。

有效时间。 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扶起来的,不能打一头就走,来得快去得也快。要扶就要扶好,不要给老百姓留下怨言,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扶贫的决心。扶贫工作也最忌讳的是我们的干部一窝蜂去,不进行充分的调研,不进行科学的规划,就盲目地指挥群众怎么做怎么做,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样既劳民伤财,损害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之情,让群众失望,又影响了群众脱贫致富这个大政方针的执行,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起危害性不可小觑。

有效干部。精准扶贫,关键在人,成败在干部。干部自身思想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对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说不练假把式。要让群众信服、拥护并乐意接受干部的扶贫建议,必须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扶贫帮困,让干部先学先行。要注重选派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重点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学员、后备干部中选派。凡是把关不严、人选不符合条件的,必须坚决纠正、及时调整,确保优秀、志愿、得力的干部人才选派到位,扶贫才能到位。

有效奖罚。 落实精准扶贫,不仅需要完善各项奖惩制度,也要将扶贫工作的成败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让领导干部为精准扶贫工作埋单。对选派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的干部,我们认为在职务职级晋升、参加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任用合格、达标、期满的扶贫第一书记;同理,对那些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第一书记,上级组织部应当进行约谈、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要通报批评、及时调整。

笔者认为,每一个党员干部在帮扶群众的时候,一定要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对群众进行精准的扶贫,确保困难群众在我们干部的有效的精准扶贫下有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