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工作需要反腐来保驾护航

[ 作者:大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29 录入:吴玲香 ]

记者日前从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53万个,处理6.15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万人,组织处理3万人(部分人员既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又受到组织处理),移送司法机关0.13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但是,一些地方、少数干部,忘记自身职责,被金钱蒙住双眼,将扶贫资金当作可以随便私吞的“唐僧肉”。从中央纪委上半年统计数据来看,部分党员干部对中央要求置若罔闻,对纪律规定毫无敬畏,随意贪占扶贫资金,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党和政府形象。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扶贫工作要见起色必须消灭百姓贫的具体体现,工作着力在物质上大力气帮扶,努力解决贫困群众经济层面上的增收问题,希望尽快摘掉“贫困”这顶帽子。随着脱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国家对贫困地区以及贫困群众的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也在不断增多,部分地方的部分干部开始利用身份搜刮钱财,由此产生的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日益凸显,“小官巨贪”屡见不鲜,无疑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拦路虎”,群众利益被侵占,这些人在扶贫领域的贪腐行为,让为官者的贪腐形象更是直接、生动的在群众面前展露无疑,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形象。

扶贫领域贪腐问题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将会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以“精准执纪”推动扶贫开发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要用好《问责条例》这一利器,对责任落实不力导致扶贫领域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党员干部的责任。形成持续震慑,发挥警示效应,维护群众利益。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扶贫资金是高压线,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必须严肃查处。要脱贫,必须反腐,才能让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