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汇聚全社会力量 强化乡村人才振兴

[ 作者:陈宇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28 录入:吴玲香 ]

日前,山东省胶州市胶莱镇南王疃村村民张培亭办理危房改造申请,与以往不同的是,办理地点不在距家20多公里的镇政府,而在步行10分钟就到的乡村振兴服务驿站。(6月26日,经济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但近年来,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普遍,村支两委人员少、年龄大、视野窄、整体素质偏低、乡村治理办法陈旧老套,直接制约着农村科学发展和乡村振兴。因此,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探索出一条人才培育新路径迫在眉睫。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完善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鼓励公职人员到村任职。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任职期间按照驻村扶贫干部标准,给予生活、交通补助,并作为后备干部予以培养。鼓励临近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任期内达到退休年龄的,享受在职各项经济待遇至任期结束。鼓励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单位退休公职人员回村任村“两委”正职,任职期间租用闲置民房的,给予一定的租房补助,同时参照选派帮扶干部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鼓励各类人才到村创新创业。积极开发基层特定岗位,逐步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职称评聘制度,提高乡村专技人才职称评聘比例,对长期在乡村一线工作且作出重要贡献的基层专技人才,可破格晋升职称等级。建立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税费减免、用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吸引各类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一言以蔽之,重视并培育人才,乡村振兴才有希望,乡村振兴的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新桥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