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两个“一号文件”将“乡贤文化”列入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赋予20字方略;随后召开的深改委首次会议、农村工作会、乡村振兴5年规划给予了政策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讨论时指出了乡村振兴的五大重点。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乡贤力量,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了各级思考的课题,那就是要坚持党建为魂,把优秀乡贤培养成党员,坚持乡贤为范,编织乡愁纽带,用乡愁联结乡贤,凝聚乡贤合力。在内培乡贤参与基层治理,外引乡贤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发挥乡贤作用要明确乡贤范畴。成长于本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口碑好,在经济、人文、社会、科技、教育等领域有所成就,愿意为家乡建设尽力,有德行、有威望、有能力、有作为的人,都是乡贤。它不止于创业富民、反哺桑梓的成功人士,还有爱乡睦邻、孝贤友善;崇文兴学、守望乡情;公道正派、促进和谐等方面的杰出人才。充分利用乡贤力量,将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发挥乡贤作用贵在汇智。以“村支部+乡贤参事会+村民”的新模式,将户籍或原籍在本地,或在本地有姻亲关系,寻访热心家乡事业的人士,建立乡贤信息库;利用春节、清明、中秋节等节庆活动,邀请乡贤回乡参加座谈会、招商洽谈会,报告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乡情乡韵乡愁”凝聚乡贤,鼓励在外乡贤回家乡做贡献。
发挥乡贤作用贵在培育乡贤。组织乡贤走进农民夜校、道德讲堂,讲述自己的好家风故事,引导离退休干部反哺家乡,参与“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堂”;对乡贤典型事迹进行深入挖掘,开展乡贤艺术创作,再现乡贤嘉言懿行,激发乡民争做乡贤的热情。
发挥乡贤作用贵在传承乡贤。把乡贤事迹编入党课内容,以学习大讲堂、乡村大舞台作为宣讲乡贤文化的主阵地,邀请乡贤人物进行宣讲,开展以乡贤为原型的校园文艺创作,组织开展乡贤精神大讨论活动,凝结提炼当代乡贤精神,促进乡贤精神代代相传,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紧扣5个重点方面在促进“20字”方略落地中,要以党建引领,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中,创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