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更多“代理妈妈”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 作者:林日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30 录入:吴玲香 ]

张清秀2012年发起组建的“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已经从原来的5人发展到了今天的138人,关爱帮助许多的留守儿童。5月25日,张清秀和10多位代理妈妈们与南宁市妇联等一起来到南宁市宾阳县中华镇育才村委小学,组织开展“六一”慰问活动。(5月28日 当代生活报)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不只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的背后,是超过两亿的“流动大军”。青壮年们为了生活,远离家乡到异乡去打拼,儿女们只得交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亲戚监护,从而就造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童谣非常准确地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近年来,全国各地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几年前的贵州毕节那四名留守儿童之殇更是令人震惊。不仅如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可忽视:留守儿童中因为父母不在家,心无所依,非常自卑,自闭现象严重:不愿与人交往、交流,他从不主动与人打招呼,别人叫他也不应……有的甚至产生抑郁症。为此,全国妇联曾呼吁父母将子女带在身边。然而,严峻的生活却证明这种呼吁愿望是美好可却又是极不现实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流动是时代的大趋势,人们不可能全都固守本土,必须外出拼搏。

但是,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社会上有许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热情的双方,重庆涪陵、江西九江、河南汤阴等地出现了“代理家长”,用他们的爱心行动真切诠释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今天新闻中的广西宾阳县中华镇则出现了“代理妈妈”——早在2012年春,张清秀就主动提出“将在家务工的妇女组织起来照顾留守儿童”,很快就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在南宁市妇联、宾阳县妇联指导下,由宾阳县中华镇妇联牵头,组织各村有能力有爱心的妇女,于2012年儿童节前一天成立了“代理妈妈”志愿服务队。起初,团队才5个人,张清秀是第一位“代理妈妈”,她们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管理,给予孩子帮助和爱心,扮演着孩子妈妈的角色,成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代理人”。如今,宾阳县的“代理妈妈”志愿多达到了138人,已成立了多个小分队,仅大庄村就有61位“代理妈妈”, 她们不仅仅在生活上帮助和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像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儿童一样,幸福地生活,更多是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必要的慰藉,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也为那些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解除了后患之忧,当然,更多的是给留守儿童们撑起了一个安全网。

一朵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但愿宾阳县的“代理妈妈”能够星火燎原,烧到全国各地,让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都能在爱心满满的“代理妈妈”关心下健康成长。当然,关爱“留守儿童”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但国人更希望政府把“惠农”安民政策落实好,缩小城乡差别,早日让那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像候鸟一样回归故里,安居乐业。

(作者简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冈市湾头镇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