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给留守儿童落实监护人仅是权宜之计

[ 作者:田小典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2 录入:实习编辑 ]

11月20日迎来世界儿童日,记者从民政部获悉,自2016年11月在全国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以来至今年11月中旬,全国共帮助76万名无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落实监护责任人。(11月21日  新华网)

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如今,第一代农村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抚育下一代,而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又延续父辈的轨迹,继续外出务工,自己的子女又成为了新一代留守儿童。不过,伴随着留守儿童群体的日渐庞大,问题也逐步增多,给农村治理带来了难题,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民政部给出了具体举措,那就是帮助76万名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落实监护责任人。在笔者看来,给农村留守儿童落实监护人仅是权宜之计。

当前的大部分偏远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这种结构几乎已经固化,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父母,缺少关爱,与父母不亲近,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隔代教育”,大多只能管吃管饱,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灵关爱几乎无能为力,在此状况下,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则非常困难。更有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几乎长期住校,缺乏固定监护人,寒暑假完全属于“散养”状态,民政部为这些孩子落实监护人,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少一些危险,多得到多一些关爱。

不过,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不论是村组干部组成的监护人,还是亲戚长辈作为监护人,都无法直抵孩子内心。对于这些长期外出务工的家长而言,孩子的成长缺少陪伴,自己也错过了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步,可以说,很可能会错过孩子的一生,正是没有父母的陪伴,才让孩子的人生记忆中多了一抹灰色,即便有其他固定监护人,即便自己不缺衣少穿。

对孩子的关爱,还是父母亲力亲为的好,给孩子落实监护人也只是权宜之计。根本解决之道还是让乡村振兴成为现实,让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拥有谋生之道,有时间陪伴孩子,才能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

(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