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家乡的母土文化。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为“乡贤”,由此而形成了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凝聚中国海内外人士的文化纽带。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精神原动力。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号文件中曾指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的确,乡贤,是一村一地有德、有才、有威望之人,是公认的能人,是共举的达人,也是很多人美丽乡愁的维系纽带。
乡贤虽小,却身负乾坤。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所说,乡村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圣地。因为,乡村蕴藏着中国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也保留着最中国化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乡村社会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要素在内的有机整体。我国当代乡村文明的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构建。这就决定了乡村文明建设不仅要增加农村居民的物质财富,还要增强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得乡村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
乡村发展需要进一步传承乡村文明;留着乡愁需要创新乡贤文化,这样,乡贤才能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引领乡村建设,助力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
如何让“乡贤文化”为乡村文明助力?农村的基层干部,就要做乡贤文化的有心人,我们的文化志愿者们,更要有为乡村丰富乡贤文化出力的奉献精神,多走访乡村的贤德之人,将乡村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典型好好地整理成文,如此才能真正引导村民共同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为乡村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力量。
(作者单位:玉溪市澄江县路居镇中坝社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