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2025年5月29日 星期四

脱贫攻坚,作风先攻坚

[ 作者:陆臻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265 更新时间:2018-04-25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用一年的时间,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等突出问题。

近日,中央纪委公开曝光6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其中云南省大关县供销联社副主任黄云斌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值得人们深思。作风问题,已成为影响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绊脚石”和“拦路虎”。

何谓“作风问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到思想陈旧,对当前政策不了解,对工作不作为或乱作为。小到不按时上下班,迟到早退。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些扶贫干部利用群众不懂政策,收取“好处费”、“资料费”,在危房改造项目中吃回扣,赤裸裸的收受贫困户的钱财,“吃拿卡要”。干着本职工作,加班加点,却把收取费用拿来当成“加班费”而觉得理所当然,在不经意间,跨越纪律“红线”,这是作风问题。挪用扶贫资金修建村级公路、挪用扶贫资金修建村办公室,看似服务群众,用之有道,但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只要没有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就是违纪行为。虽然办了实事,但方式方法不当,这也是作风问题。

群众问题无小事,特别是对贫困户而言,涉及安全饮水、安全用电、低保、危房改造等民生问题就是天大的事。脱贫攻坚越深入推进,越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苦努力,越需要狠抓作风攻坚。脱贫攻坚,作风应当先攻坚,要把作风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大兴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严惩严治庸懒涣散、敷衍塞责、不敢担当,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贫困群众的信任。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人民法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