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纪委近日通报了7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相关10余名领导干部被问责:河北省委责令张家口市委书记、市长向省委作出深刻检查,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受党内警告处分,市纪委原书记调离岗位,蔚县县委书记、县长、县纪委书记和康保县委书记、县纪委书记已被免职,康保县县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月12日 新华社)
为什么从市委书记到县委书记,河北10余名干部被问责!这透露出什么问题呢?从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家口市以及蔚县、康保县的相关领导不仅没有想方设法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反而通过各种手法贪污腐败,各种贪腐问题十分严重,涉及面广,主要涉及扶贫资金、产业扶贫项目和危房改造等多方面。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康保县,基本没有其他产业,百姓生活艰难,然而,全县15个乡镇均有截留挪用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并且截留挪用的资金都不是小数目。上行下效,这充分说明了康保县的领导甚至可能张家口市的领导都存在贪腐行为,下面乡镇才有这样贪腐的胆量。
同时,张家口市的纪委也不作为,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两年间378件问题线索只查结66件,这让下面的干部更有了贪腐的侥幸心理,试问,这样的扶贫怎么能取得效果。
在全国各地都在努力作为,争取让更多贫困群众走出贫困的今天,竟然在本来应该出大力气为群众脱贫贡献自己力量的贫困县,还有这样的事出现,我们还是要审问一下我们的各项扶贫政策是否落到了实处。是否国家下拨的资金,出台的扶贫政策都真正让贫困百姓所享受到了。
笔者认为,在扶贫政策的落实上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扶贫项目实施、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缺乏检查和监督。要使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我认为还需要加强多资金、项目的监管,对失职渎职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对向扶贫项目、资金等伸手、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等问题,严肃查办,使干部不存侥幸心理,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