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刚到办公室正开始新一天工作,刚一落坐,一位约近六十岁的老农进来就问:“请问,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单行本和新党章到了没有?我想买一本来看!”。我忙说:“肯定要弄,会才开,上面正在印制,还没有下来!”。老农又说:“昨天晚上的中央新闻里讲了,已经发行了!来了,要给我留一本,是报告和党章啊!”。我脑子一热,好激动,多好的农民,马上说:“一定!一定!”。
是啊,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是我们党的一次里程碑,正是党的一次次代表大会把我们党的伟大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把国家一步步领向独立、富强,把人民引向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让国家富强,让人民得实惠,走向富裕,人民群众甜在心里。尤其是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从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免农税和对公负担到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直补、义务教育、医保、养老保险、就业补助等各种政策扶持和优惠,再到国家投资大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的脱贫攻坚、生态建设等等,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收入、生活水平、劳动强度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恩党情似海深,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由衷的感谢党的领导,也深深体会到真真切切地离不开党。现在的党更加壮大,更加成熟,更加睿智。可以肯定,党的十九大更会让我们踏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征程,是国家之福,是人民之福,当然为全国人民所关注啊。农民群众享受着党代会带来的政策红利,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今后五年或更长时期的方针政策走向,肯定会更为关心、更为关切、更为热盼!
老农走了,我却思绪万千!老农只是我们亿万农民群众中的一个代表,他代表着我们亿万农民的心声和热盼。党的十九大为我们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富裕制定了宏伟的蓝图,更制定了具体的奋斗目标,作为基层做农村工作的干部,倍感鼓舞和压力,肩负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那我们该怎么办?
迅速掀起贯彻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高潮,让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吃透精神,掌握要领,用以宣传群众、指导工作;用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宣传十九大精神,让群众家喻户晓;要用十九大精神聚精会力、促进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镇还有三个省定贫困村,建卡立档贫困户604户1980人,今年要全部脱贫摘冒,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群众也十分满意。到目前,近年各项财政总投入达1.2亿元以上,农村的水、电、路、房、防洪等都得到极大改善。但是,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现在正按规划和“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三率一度”标准,人人见面、户户过关。可以说正在用“绣花功夫”、用百分之百的干劲啃“硬骨头”。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其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和农民群众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发展不够,群众增收困难,这也是让脱贫群众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长期以来确定的围绕林竹、茶叶、果园、种养殖业等基地建设为主导产业,以培养业主型、技术型的新型农民为手段,以培育乡土技术人才、劳务人才外出务工为辅助,带动农户发展增收的思路很有效,近三年来,农民平均年增收达22%。但是,如何持续发展?还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还必须想尽办法,下足功夫!
基层党建工作还需加强。这些年各级组织的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得到加强,村两委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仍有5个村还需改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总体上还不高,有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还较差,村党支部战斗力还不强,有的还软弱、涣散;村级管理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工作还不到位。这集中反映在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与党中央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花更大的力气加强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使干部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作风持续转变。一是加强学习,从严教育。必须使我们的干部真正从内心深处感悟和领会学习、思想教育提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学习制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从严管理干部。用制度管人管事,增强干部的政治意识、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法治、纪律约束力。强化对干部的监督,让广大干部习惯监督、自觉接受监督。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乡风文明建设,我们离党中央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和法制上规范群众的行为习惯,形成守法、文明的好习惯、好风气。必须建立矛盾纠纷防控、化解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类群众矛盾和纠纷。要开展多样的科学文化娱乐活动,引导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
我们有那么好的一个党的领导,生逢时辰,更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攻坚克难,勤奋工作,不负人民群众的心愿和热盼。
(作者单位:乐山市沐川县利店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