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党建联社托起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 作者:杨锴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20 录入:吴玲香 ]

近年来,各地区各级各部门为更好更快的拉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途径,在党建联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途径得到较好成效后,各级各部门各党组织立即围绕“党旗引领合作社”、“党建+合作社”、“合作社+村两委共建”等模式积极推广,开展了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主题的一系列学习贯彻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建合作社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党建联社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中发挥不容藐视的作用,为壮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两委”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起到积极作用,较好的推行“党组织+合作联社+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贫困村、贫困户能脱贫、不返贫。

发挥党建引领聚人才。只有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注册以村委党总支书、主任、副主任为核心的村级党建合作社,把各支部支委委员作为合作社核心领导层,把劳动密集型新产业融入其中,吸引外出务工的优秀青年回家就业创业,吸引更多现代特色农业高管人才的眼球,才能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两手抓,两手硬”,真正把合作社建成“党员之家、人才之家”。

做好平台搭建聚资源。只有充分利用村级合作社平台,专研符合当地的改革思路,要搭起土地平台,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流转辖区土地,实现真正的“三变改革”;要搭起农产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要深度融合平台,建立起相互信任的空间,形成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要搭起产业定位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平台,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保护”发展模式,让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地生根,切实让外出务工的年青一代“高高兴兴回来、安安心心留下、勤勤恳恳创业、和和美美生活”,有效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

抓好结构优化增收入。通过成立的合作联社按照产业当年产值进行比例抽取管理费,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进行产业开发,将基金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盾,从而达到集体经济增收的目的。充分挖掘农业产业的价值厚度,把产业链条越拉越长、越织越密、越织越牢,让脱贫产业的“航船”行稳致远。

总之,实践证明,在党建联社建设的不断推进下,抢抓了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的机遇,不仅为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实力找到了新路径,也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有了载体、有了抓手,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方向。在推动农村农业产业的发展中,实现村社双赢,托起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足发展。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