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出重拳让扶贫不再只是表面功夫

[ 作者:陆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11 录入:吴玲香 ]

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在全县309个村设立举报信箱,强化扶贫领域监督、强化问题整改、强化线索研判,严防扶贫资金“跑冒滴漏”。今年以来,这个县纪检监察机关抽调24名干部分成8个检查组,深入到167个贫困村集中开展检查督导,检查督导共发现问题214个,解决问题149个。针对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下发通报2期,对11名党员干部指名道姓通报批评,给予4名党员干部纪律处分,将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这个县纪检监察机关今年以来还受理扶贫领域来访64批次、128人。(人民网 9月8日)

扶贫工作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必须切实抓好脱贫致富这个战略性任务。”“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2011年11月1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全中国各地区都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而奋斗。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可是在全面抓扶贫的现状下,还是存在一些假扶贫,真作秀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对扶贫资金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问题都是现实存在的,要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准确认识扶贫,要真正做好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在各方面出重拳,惩前毖后推动扶贫真扶贫。

首先要摸家底。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考察,特别是要深入最边远、最偏僻的地方,了解掌握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看是不是真的贫困,贫困到什么程度,心里必须要一清而楚,绝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更不能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

其次要沉下心来,真干实干。在了解对象户真正的家底情况后,要沉着心态,拿出诚心真干实干。一头扎进贫困户家中,从精准识别贫困户,到精准施策、发展产业。拒绝作秀,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在加大扶贫投入的同时,要立足实际,找准主攻方向,发挥好比较优势,强化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探索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致富路子。

再次要过硬评估考核扶贫脱贫,千万不能让基层的领导干部只走形式,从事表面文章。力争掌握准确情况,层层压实责任。对发现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坚持快查快结、严格执纪。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扛在肩上,各部门要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履职尽责,切实把民生项目、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才能真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只有通过各种措施相结合,了解扶贫,准确认识其的重要性,要让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扶贫工作的红线、把其底线亮明,形成高压态势,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地址:绵阳市涪城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