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筑牢扶贫纪律保障

[ 作者:易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1 录入:吴玲香 ]

为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检查,重庆市各区县将巡察搬到脱贫攻坚现场,巡察组摸清“症状”“病情”,追查“病症”背后党员领导干部的问题,打通基层精准扶贫中的“梗阻”,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08-18)

重庆市针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巡察“尖兵”“利剑”的作用,以望闻问切的方式诊病情,查病因,因人而异施药方,整治了脱贫攻坚中的“走读”、资金监管不力等问题,进一步压实了党员干部的帮扶责任,发挥了纪律的保障作用。

综合发挥巡视作用,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各类问题。一些地方在开展扶贫领域的专项整治中,突出了“微腐败”问题的治理。而忽视了干部作风的巡查,致使个别扶贫干部作风不落实,造成扶贫政策在落地中打了折扣。而重庆市把脱贫攻坚领域的专项治理和政治巡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查阅会议记录、开展谈话、走访贫困户等方式,既发现了扶贫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也查处了资金监管不严导致的侵害群众利益“微腐败”的问题,通过约谈等方式,压实了基层以问题导向,始终聚力扶贫的政治决心。

强化巡察成果运用 充分发挥震慑作用。由于扶贫工作分布范围广,且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专责机关的力量难以密织监督网络,个别基层干部容易钻监管的空子。因而重庆市整合基层专责机关的力量,深入扶贫一线,发动群众力量,查处了一批“微腐败”的线索,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监督责任。同时帮助基层单位查找发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在扎紧廉洁的安全套中强化了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綦江区村居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意见》。同时对各区县针对巡察交办的涉及扶贫领域问题,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到位、久拖不改、改虚不改实的坚决追责。

创新巡察方式,强化干部的扶贫责任。各地应借鉴重庆市的巡察经验,把扶贫领域的专项治理与政治巡察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巡察结果的运用中压干部的帮扶责任。不断创新扶贫领域巡察机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望闻问切的方式诊病情,查病因,因问题而异施药,才能强化帮扶干部的政治责任。既在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探索致富的方法;又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发挥政策资金的撬动作用;同时帮助基层完善制度,合力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效。

(作者地址:盐亭县茶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