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微腐败更要大治理

[ 作者:陈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31 录入:实习编辑 ]

中央纪委最新一期通报案件67起。其中,“骗取国家占地补偿款”“套取退耕还林款”“截留侵占危房改造资金”“套取惠农惠牧补贴资金”等动用群众补偿款的案件35起,超过通报总数的一半。(央广网)

就当前而言,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旧是易发多发、量大面广。习近平总书记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搞雁过拔毛,费尽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有的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疾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执法不公,甚至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代言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微腐败”虽小,却伤根基。“微腐败”和“巨腐败”虽在程度上、数量上有所区别,但在腐败的本质上却没有丝毫区别,大腐败是腐败,小腐败也是腐败。更何况,那些“小贪官”一旦经过投机升为“大官”,将比人们现在看到的“老虎”更加可怕,如不能及早消灭,早晚会堤溃厦崩,无法挽回。

因此,即便是“微腐败”,也该“大治理”,必须“大治理”。所谓“大治理”,就是不能小打小闹,就是要动得广、动得深、动得强,敢于触及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触及一些人的利益,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护航党风政风。

大治理,力度要大。“微腐败”小,小官小贪,贪污受贿的绝对数不大。这就导致了在治理“微腐败”的时候,怕“寒了干部的心”,没有必要“大动干戈”,象征性的处理一下。固然,治理腐败要惩在“小处”“微处”,尽量保护好干部,但惩在“小微”不是“轻处理”,保护干部不代表不处理干部,而是要在犯小错的时候就从严处理,“下狠手”“出重拳”, 深入骨髓 “刮骨疗伤”,让干部不犯大错误。

大治理,范围要大。“微腐败”多,数量多、次数多,出现的领域多,存在的形式多。治理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地区、一个领域;不能只关心“经济问题”,不关心“作风问题”;更不能只处理“这个问题”,不处理“那个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系统的在各区域、领域全面铺开,不漏一人、不漏一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出现的多种类型的问题采取多种方式解决。

大治理,信心要大。“微腐败”近,离基层近,在群众身边贪。有人说“不反腐要亡国,反腐要亡党”,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近年来,我们打的“老虎”、拍的“苍蝇”还少么?我们不仅没有亡党,反而得到了群众的认同,让更多的新生的、信仰坚定的干部进入党组织,投身党的事业。因此,每名党员干部,务必要坚定思想,增强腐败治理信心,凡是经查核实的腐败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坚决肃清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等不正之风。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历史一次次证明着唯有防微杜渐,方能练就“铜皮铁骨”,立于不败之地。治理腐败亦是如此,必须要以“大治理”的决心将腐败扼杀在“微”状态。

作者单位: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